内蒙古自治区银矿资源潜力评价/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系列丛书
定 价:228 元
丛书名: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系列丛书
- 作者:张彤,王忠,康小龙 等 著
- 出版时间:2018/7/1
- ISBN:9787562542919
- 出 版 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P618.520.622.6
- 页码:289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
商品库位: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提出的“积极开展矿产远景调查和综合研究,科学评估区域矿产资源潜力,为科学部署矿产资源勘查提供依据”的要求和精神,国土资源部部署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该计划项目下的一个工作项目,工作起止年限为2007-2013年,项目由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负责,承担单位为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参加单位有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院、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信息院、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院6家单位。
项目的目标是全面开展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矿产资源潜力预测评价,在现有地质工作程度的基础上,基本摸清自治区重要矿产资源的“家底”,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和勘查部署决策提供依据。
具体任务:①在现有地质工作程度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内蒙古自治区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成果和资料,充分应用现代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的理论方法和GIS评价技术,开展本白治区非油气矿产(煤炭、铁、铜、铝、铅、锌、钨、锡、金、锑、稀土、磷、银、铬、锰、镍、锡、钼、硫、萤石、菱镁矿、重晶石等)的资源潜力预测评价,估算本自治区有关矿产资源潜力及其空间分布,为研究制定我区矿产资源战略与国民经济中长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②以成矿地质理论为指导,深入开展本自治区范围的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充分利用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和矿产勘查等综合成矿信息,圈定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逐个评价成矿远景区资源潜力,并进行分类排序;编制本自治区成矿规律与预测图,为科学合理地规划和部署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依据。③建立并不断完善本自治区重要矿产资源潜力预测相关数据库,特别是成矿远景区的地学空间数据库、典型矿床数据库,为今后开展矿产勘查的规划部署研究奠定扎实的信息基础。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提出的“积极开展矿产远景调查和综合研究,科学评估区域矿产资源潜力,为科学部署矿产资源勘查提供依据”的要求和精神,国土资源部部署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该计划项目下的一个工作项目,工作起止年限为2007——2013年,项目由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负责,承担单位为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参加单位有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院、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信息院、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院6家单位。
项目的目标是全面开展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矿产资源潜力预测评价,在现有地质工作程度的基础上,基本摸清自治区重要矿产资源的“家底”,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和勘查部署决策提供依据。
具体任务:①在现有地质工作程度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内蒙古自治区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成果和资料,充分应用现代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的理论方法和GIS评价技术,开展本白治区非油气矿产(煤炭、铁、铜、铝、铅、锌、钨、锡、金、锑、稀土、磷、银、铬、锰、镍、锡、钼、硫、萤石、菱镁矿、重晶石等)的资源潜力预测评价,估算本自治区有关矿产资源潜力及其空间分布,为研究制定我区矿产资源战略与国民经济中长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②以成矿地质理论为指导,深入开展本自治区范围的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充分利用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和矿产勘查等综合成矿信息,圈定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逐个评价成矿远景区资源潜力,并进行分类排序;编制本自治区成矿规律与预测图,为科学合理地规划和部署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依据。③建立并不断完善本自治区重要矿产资源潜力预测相关数据库,特别是成矿远景区的地学空间数据库、典型矿床数据库,为今后开展矿产勘查的规划部署研究奠定扎实的信息基础。
项目分3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07年2011年3月),2008完成了全区1:50万地质图数据库、工作程度数据库、矿产地数据库及重力、航磁、化探、遥感、重砂等基础数据库的更新与维护;20082009年开展典型示范区研究;2010年3月,提交了铁、铝两个单矿种资源潜力评价成果;2010年6月编制完成全区1:25万标准图幅建造构造图、实际材料图,全区1:50万、1:150万物探、化探、遥感及自然重砂基础图件;2010年2011年3月完成了铜、铅、锌、金、钨、锑、稀土、磷及煤等矿种的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经过验收后的修改、复核,已将各类报告、图件及数据库向全国项目组及天津地质调查中心进行了汇交。第二阶段(20112012年),完成银、铬、锰、镍、锡、钼、硫、萤石、菱镁矿、重晶石10个矿种的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及各专题成果报告。第三阶段(2012年6月2013年10月),以Ⅲ级成矿区带为单元开展了各专题研究工作,并编写地质背景、成矿规律、矿产预测、重力、磁法、遥感、自然重砂、综合信息专题报告,在各专题报告基础上,编写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总体成果报告及工作报告。2013年6月,完成了各专题汇总报告及图件的编制工作;6月底,由内蒙古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对各专题综合研究及汇总报告进行了初审;7月,全国项目办召开了各专题汇总报告验收会议,项目组提交了各专题综合研究成果,均获得优秀。
内蒙古自治区银矿资源潜力评价为第二阶段工作。项目下设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矿产预测、物化遥(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应用、综合信息集成6个课题。
第一章 内蒙古自治区银矿资源概况
第一节 时空分布规律
第二节 控矿因素
第三节 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成矿区带银矿成矿谱系
第二章 内蒙古自治区银矿类型
第一节 银矿床成因类型及主要成矿特征
第二节 矿产预测类型及预测工作区的划分
第三章 拜仁达坝式热液型银铅锌矿预测成果
第一节 典型矿床特征
第二节 预测工作区研究
第三节 矿产预测
第四章 孟恩陶勒盖式热液型银铅锌矿预测成果
第一节 典型矿床特征
第二节 预测工作区研究
第三节 矿产预测
第五章 花敖包特式热液型银铅锌矿预测成果
第一节 典型矿床特征
第二节 预测工作区研究
第三节 矿产预测
第六章 李清地式热液型银铅锌矿预测成果
第一节 典型矿床特征
第二节 预测工作区研究
第三节 矿产预测
第七章 吉林宝力格式热液型银矿预测成果
第一节 典型矿床特征
第二节 预测工作区研究
第三节 矿产预测
第八章 额仁陶勒盖式火山一次火山岩型银矿预测成果
第一节 典型矿床特征
第二节 预测工作区研究
第三节 矿产预测
第九章 官地式热液型银金矿预测成果
第一节 典型矿床特征
第二节 预测工作区研究
第三节 矿产预测
第十章 比利亚谷式火山一次火山岩热液型银铅锌矿预测成果
第一节 典型矿床特征
第二节 预测工作区研究
第三节 矿产预测
第十一章 伴生银矿预测资源量估算
第一节 霍各乞式沉积型铜矿伴生银矿预测丁作区预测资源量
第二节 金厂沟梁式复合内生型金矿预测工作区伴生银矿预测资源量
第三节 余家窝铺式侵入岩体型铅锌矿伴生银矿预测工作区预测资源量
第四节 朝不楞式侵入岩体型铁矿伴生银矿预测工作区预测资源量
第五节 扎木钦式火山岩型铅锌矿伴生银矿预测工作区预测资源量
第六节 白音诺尔式侵入岩体型铅锌矿伴生银矿预测工作区预测资源量
第十二章 内蒙古自治区银单矿种资源总量潜力分析
第一节 银单矿种估算资源量与资源现状对比
第二节 预测资源量潜力分析
第三节 全区已查明资源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