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38 元
丛书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化研究所
- 作者:吴佺新,肖其凤 编
- 出版时间:2013/12/1
- ISBN:9787541220999
- 出 版 社:贵州民族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K828.716=7
- 页码:272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32开
-
商品库位:
“贾师”是指苗族中传承重要文化遗产“贾理”的民间老艺人。
《贾师传》是将贾师传承贾理的酸甜苦辣记录下来,把贾师的精彩人生展示给世人,通过贾师的传承和使用贾理的过程,了解贾理在历目前的社会功用。
贾理是苗族文化的经典,她包含了苗族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信息。贾理是黔东南苗族地区最经典的历史文化记忆集成,它集创世神话、族源传说、支系谱牒、知识技艺、宗教信俗、民俗仪礼、伦理道德、诉讼理词和典型案例于一身,荟萃了苗族的原典文化。贾理集中反映了苗族的精神和意识,体现苗族的智慧和情感,它是苗族言史述典的范本,也是苗族栽岩议榔、举行祭祀盛典和重大节庆活动的根本依据,更是苗族先民言行必遵的神圣准则,它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促成民族认同,增强内聚力,实现对苗族社区的有效管理,从而推动苗族社会的有序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
一、本书编写的缘起
苗族贾理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化研究所(以下简称“我所”)于2007年申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我所为这一项目的保护责任单位。
我所一直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由于诸多的原因,我所对苗族贾理的研究工作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工作的开展,给我们提供一个契机。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化局的支持下,全体研究人员深入到苗族社区,对苗族贾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研。由于人力不足,加上申报截止时间临近,部分地区请当地文化部门和相关人员帮助了解。在调研的基础上,完成了申报文本的制作。在申报截止时间最后一天下午,由杨忠所长亲自送交到省文化厅。在制作申报文本的时候,已经对苗族贾理的保护与研究工作有了一个初步的设想,并把研究和保护规划写进了申报文本中。
项目申报成功后,由于没有保护经费,我所对苗族贾理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仍没有实质性进展。直到2011年3月,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体局的支持下,该项工作才正式开展。为了理清项目的基本情况,我们在对项目传承人进行调研时,了解到全州苗族贾理传人100人左右,他们分属12个县、市和凯里开发区。调研发现有一些以前没有寻访到的贾师,年事已高且掌握大量贾理知识的贾师已经辞世,有的地区因为贾师的去世,当地的苗族贾理也随之消失,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贾师是苗族贾理文化的特殊分子,是贾理主要创造者、主要承载者和主要使用者以及继承者、发扬者和解释者,是苗族贾理文化最活跃的因素。贾师是对苗族贾理发展具有特殊贡献的群体,离开了贾师也就没有了苗族贾理。通过贾师,可以了解苗族贾理的变化发展过程,透过贾师,可以探讨到苗族贾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因此,我们从贾师个人人手,通过贾师传承苗族贾理和使用苗族贾理的经历和事例,从一个侧面反映苗族贾理文化的博大精深。
传略
潘兴儒
熊光玉
万文均
杨故银
龙秀国
评传
潘正云
王启荣
唐炳武
龙安昌
龙安珍
杨胜尧
潘里荣
韦炳清
王永福
王凤刚
自述
吴九保
吴通胜
附录
苗族文化的历史结晶——贾师与贾理关系综述
历史关照下的苗族传统理性制度
——贾师与贾词综述
多元语境下传承苗族社会传统习惯法的思考
——贾师与贾理传承关系评述
贾师名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