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通释》一书是明末清初大儒王夫之研究楚辞的专著。其内在思想和王夫之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也寄寓了他晚年的政治心声。训诂释义着眼于作者的思想动机,同时以修养内丹学说解释部分文本,反映了明末的思想潮流特色。在训诂上也有所创见,部分为后人吸取,成为楚辞解说主流理论之一。
《楚辞通释》是大儒王夫之专释《楚辞》之书,其中贯穿了明清易代时代背景下忠贞不渝的气节操守,在篇目考据上也有一定新意和价值,长于探发幽微,烛照文心。注文优美流畅,可读性强,结合王夫之的经学、理学成果,更能深入体会前贤的人格光辉。是明代楚辞学较有影响的成果之一。
王夫之(一六一九一六九二)字而農,號薑齋,又號夕堂,衡州府 衡陽縣人。他與顧炎武、黃宗羲並稱清初三先生。夫之十一世祖仲一隨明太祖定天下,功授千戶,其後人多爲宦地方,因成任衡州指揮司同知而籍衡陽。父朝聘(一五六八一六四七),師鄒守益,克己務實,重真知踐履,學者稱武夷先生。夫之自幼隨父兄爲學,崇禎十五年(一六四二),以春秋魁列鄉榜之五。次年欲北上參加會試,因李自成克承天、張獻忠陷蘄水未果。崇禎帝自縊後,夫之轉而聯合地方義軍抗清。清兵入湘,他轉赴桂林。
王夫之,清初大儒之一,青年时曾联合地方义军抗清,入南明任职,后辗转游历,著书讲学。撰著涉经、史、子、集,约百余种,四百余卷,开一代学风。
杨新勋,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著有《宋代疑经研究》(专著)、论文集《经学蠡测》,古籍整理《经学卮言》《张九成集》《杨简年谱》等。
序例
卷一 離騷經
卷二 九歌
東皇太一
雲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東君
河伯
山鬼
國殤
禮魂
卷三 天問
卷四 九章
惜誦
涉江
哀郢
抽思
懷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頌
悲回風
卷五 遠遊
卷六 卜居
卷七 漁父
卷八 九辨
卷九 招魂
卷十 大招
卷十一 惜誓
卷十二 招隱士
卷十三 山中楚辭
卷十四 愛遠山
卷末 九昭
汨征
申理
違郢
引褱
扄志
蕩憤
悼孑
懲悔
遺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