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法学家(第九辑)》共收到论文90余篇。这些论文主要涉及金融法理论、金融科技、网络金融、金融业务、金融监管和金融诉讼六个主要方面。年会结束后,研究会学术委员会组织在京专家学者对论文进行了评选,经匿名投票并按照得票数量分段,共评出一等奖论文2篇,二等奖论文6篇,三等奖论文20篇,共编入论文30篇。
2017年11月11日,由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主办、辽宁大学承办的“金融安全的法治保障——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2017年年会”在沈阳辽宁大厦召开。本次年会由来自中国法学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等机构的领导和工作者,全国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230余人参会。
2017年是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和金融服务方向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7月14至15日,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明确了金融工作的四个原则,即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优化结构、坚持重点,强化监管、防范和化解风险,以及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决定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加强监管协调。会议首次确认将“机构监管”变为“功能监管、行为监管”的监管改革方面。会议将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提升到特殊重要的位置,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着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这些决定是指导我们进行金融法研究的重要依据,也是我们研究会进行研究工作的重要指导方向。
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报告。党的十九大对金融工作也给予了较大的关注,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这些内容是对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总结,是修改和完善我国现行《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信托法》《保险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制定“期货法”“支付结算法”等金融法学研究任务的指导性方针,是我国金融立法与司法工作的重要依据。
2017年围绕着这些主题,本着服务于国家金融法治建设和金融业务活动的宗旨,我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会议和研究活动,各专业委员会也都开展了专门问题的研讨,如金融科技与金融法完善研究、网络金融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研究、不良资产处置与法律完善研究、数字货币与法定货币规范研究、金融机构危机处置与破产规范研究、资产管理与信托规范研究、农村农业金融法律问题研究等。这些专题学术研究活动取得了许多有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同时,我们还参加了相关立法和修法问题的研究、征求意见和相关学术活动,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我们的建设性主张,受到了相关领导的重视。
在本届年会期间,与会代表围绕“金融安全与法治保障”这一主题,分四个具体领域开展了详细深入的研讨。在“金融稳定发展的法治战略”和“数字货币及监管的法律问题”论坛中,专家学者针对健全金融法治、金融稳定发展、金融稳定委员会的职能、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数字货币发行的监管、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完善等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在“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的法律问题”和“互联网金融的法律问题”论坛中,专家学者们围绕着智能投资顾问的风险与监管、金融与监管科技应用、金融数据标准化、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金融风险的预防与处置”和“民间金融与农村金融的法律问题”论坛中,专家学者们围绕着民营银行的股东风险、商业银行生前遗嘱、金融机构自救工具、民间金融的范式、民间金融和影子银行的监管等问题充分发表了意见。在“金融私法”和“金融消费者的法律保护”论坛中,专家学者们围绕着信托业的立法、结构化信托的法律关系、第三方债务催收、移动支付、个人信息保护、投资者的适当性等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且,在上述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法治完善的建议。
本届年会共收到论文90余篇。这些论文主要涉及金融法理论、金融科技、网络金融、金融业务、金融监管和金融诉讼六个主要方面。年会结束后,研究会学术委员会组织在京专家学者对论文进行了评选,经匿名投票并按照得票数量分段,共评出一等奖论文2篇,二等奖论文6篇,三等奖论文20篇,共编入论文30篇。现将这些论文进行编辑整理,作为《金融法学家》第9辑出版。这些成果是过去一年我们研究会金融法理论和实务研究的代表,希望它的出版能更有益于进行充分的学术交流。
序言
2017~ 2018年金融法研究综述/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
第一篇金融法的理论问题研究
论大银行金融体制
定位对比与立法协调:基于信托业法与信托法的关系考察
人民币国际化下货币政策经济法治改革
基层检察机关办理金融犯罪案件的调查研究
新能源金融法研究
第二篇 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我国引入金融机构自救工具的必要性分析
运动式监管向信息监管转化研究
影子银行监管的法制理念与完善策略
农村金融机构反洗钱实践困境及立法完善建议
央地金融监管协调视角下农村金融发展的法治进路
第三篇 金融科技法律问题研究
法定数字货币的法理与权义分配研究
FinTech发展及规制路径探索
代币发行融资的法律分析
我国台湾地区金融科技之法制因应与监理规制
智能投顾的法律风险及监管建议
欧盟与德国“金融科技”监管现状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ICO与非法集资的法律风险
比特币交易安全的法律问题研究
第四篇 网络金融法律问题研究
论政府介入互联网金融的两难困境及其破解
P2P风险防控研究
论弱父爱主义下的P2P网贷投资限额制度
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和犯罪控制
第五篇 金融业务法律问题研究
统一动产融资登记公示制度的建构
信托抑或融资融券:结构化信托的法律关系性质研究
民营银行股东自担风险应否为无限责任?
我国银行业处置机制建设法律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信托违约风险预防与处置的法治逻辑
第六篇 金融诉讼法律问题研究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温州金融纠纷态势报告
我国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早期纠正权问题探析
第三方支付犯罪风险及其刑事规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