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58.8 元
					
								  丛书名: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扬州意匠轩园林古建筑营造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 作者:李筱茜,戴志坚,邱永华 著
 - 出版时间:2018/6/1
 
						- ISBN:9787516022306
 
						- 出 版 社: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TU-092.2 
  - 页码:200
 - 纸张:纯质纸
 - 版次:1
 - 开本:16
 - 
					商品库位:
					 
					
 
			
				
  
   
 
	 
	 
	 
	
	
	
《筑苑·福建客家楼阁》一书从中国传统楼阁的起源说起,介绍了中国古代土木结合建筑的产生和发展、客家人的历史、客家建筑的由来,概括总结了客家楼阁的形态、结构、装饰等特色手法。书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几座客家楼阁进行了深入解析,构建了建筑模型,从平面、立面和剖面展开揭示福建客家楼阁土木结合特点中“下土上木”“以土为主”“外土内木”的构造特点。
福建客家楼阁是与客家土楼不同的一种传统楼阁建筑类型。我的导师戴志坚教授告诉我福建客家建筑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和深入,但是客家楼阁建筑却鲜有涉及。其实,客家楼阁建筑在客家建筑里别具一格,在中国传统楼阁建筑中也是独树一帜:其“土”与“木”的结合十分科学巧妙,建造的楼阁形式多样,屹立百年不倒。因此,把客家楼阁建筑的“土木结合”特征作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客家楼阁的建筑特色、结构特色以及装饰特色,是非常有价值的! 
 在导师戴志坚教授的指引下,我来到闽西客家地区,走访了大小楼阁近百座,与邱永华主任一起探讨闽西客家楼阁的地域特色。我们着实被客家楼阁的独特魅力所吸引,这些楼阁建筑一般都坐落在村落风水口,体型庞大,造型精美。如导师所言,客家楼阁建筑类型是闽西地区的气候、地质、人文等地域特征的综合体现。但目前楼阁个体之间保存状态差距比较大,这与各地对文物保护的意识不强、保护方法不科学有很大的关系。把坏掉的生土墙填上红色砖头;楼阁细部的雕刻、泥塑和青瓦变成了混凝土造型;楼阁保护范围内搭建现代附属构筑物……这些行为无异于对传统建筑造成了二次破坏。由此,不禁感叹福建客家楼阁不但经历着时光的消磨,而且承受着人为的灾害。对福建客家楼阁的有效保护非常必要,刻不容缓! 
 本人在走访客家楼阁期间接受了许多良师益友的帮助,才使得调研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和圆满结束。在此特别感谢福州大学朱永春教授、福州大学季宏教授、福州大学李建军教授,以及无法一一列举的曾经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朋友,本书的完成与大家的帮助密不可分。 
 本书从中国传统楼阁的起源说起,介绍了中国古代土木结合建筑的产生和发展、客家人的历史、客家建筑的由来,概括总结了客家楼阁的形态、结构、装饰等特色手法。书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几座客家楼阁进行了深入解析,构建了建筑模型,从平面、立面和剖面展开揭示福建客家楼阁土木结合特点中“下土上木”“以土为主”“外土内木”的构造特点。 
 希望本书可以为对客家楼阁建筑感兴趣的读者提供参考。作为研究福建客家楼阁的先行者和一个建筑学专业研究的探索者,想必会有很多我还没有学习和考虑到的内容,本书旨在抛砖引玉,期盼着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朋友的批评指正!
上篇 楼说 
1 福建客家楼阁 
2 中国传统楼阁建筑中的“土木楼阁” 
3 福建客家楼阁的史今 
4 福建客家楼阁的“千姿百态”和“五花八门” 
5 土木结合的客家公共祭祀楼阁 
6 闽西客家土木楼阁的结构构造 
7 “下土上木”的土木结合构造 
8 “以土为主”的土木结合构造 
9 “外土内木”的土木结合构造 
10 闽西客家楼阁的装饰文化 
 
下篇 楼谱 
11 永定西陂天后宫 
12 上杭上登回龙阁 
13 永定上登回澜阁 
14 上杭中都云霄阁 
15 上杭太拔凌霄阁 
16 上杭蛟洋文昌阁 
17 连城莒溪璧洲文昌阁 
18 龙岩赤水天后宫 
19 永定北山关帝庙 
20 永定富岭天后宫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