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系列丛书: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
定 价:35 元
丛书名:北京交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系列丛书
- 作者:周长生,李孟刚 著
- 出版时间:2017/5/1
- ISBN:9787514176971
- 出 版 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303.1
- 页码:175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
商品库位:
测度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及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和政府管理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农田水利工程资源配置不合理及供给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现状,一直是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针对这一现状,中央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决定加大农田水利工程投资力度,力求使之成为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事实上,学术界对国家投资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用及如何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尚未作系统深入的研究,在此背景下,《北京交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系列丛书: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开展了测度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的研究,探索了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的路径方法,为国家科学投资农田水利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北京交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系列丛书: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紧紧围绕测度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及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路径展开,以生产函数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和福利经济学资源配置理论作为理论支撑,运用计量学方法和改进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进行了测度;在计量模型和改进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基础上分别构建了农业规模经济理论模型和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敏感度模型,农业规模经济理论模型和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敏感度模型的研究结果是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的有效路径方法。
测度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及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和政府管理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农田水利工程资源配置不合理及供给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现状,一直是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针对这一现状,中央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决定加大农田水利工程投资力度,力求使之成为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事实上,学术界对国家投资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用及如何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尚未作系统深入的研究,在此背景下,本书开展了测度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的研究,探索了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的路径方法,为国家科学投资农田水利工程提供参考依据。本书紧紧围绕测度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及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路径展开,以生产函数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和福利经济学资源配置理论作为理论支撑,运用计量学方法和改进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进行了测度;在计量模型和改进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基础上分别构建了农业规模经济理论模型和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敏感度模型,农业规模经济理论模型和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敏感度模型的研究结果是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的有效路径方法。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纵向测度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设定了农田水利工程指标集,对农田水利工程指标集进行相关性检验和剔除,确定了本书的农田水利工程指标。说明了农田水利工程指标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效用的机理,创新性地将农田水利工程指标纳入农业生产系统分析中,在农业生产系统中,运用计量学模型方法,根据生产函数理论,依托C-D生产函数测度农业生产系统中各指标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效地测度了农田水利工程投资在农业生产中的效用及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度。
横向测度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针对传统DEA模型存在权重分配不规范、误差较大和计算烦琐问题,为克服其不足,本研究对传统一DEA模型进行了创新性改进。在全国范围内,依据气候的不同,将我国划分为南、北、中三个区域,运用改进的DEA模型,对南、北、中部地区省际决策单元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进行了有效测度。
纵向视角探讨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路径。在计量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农业规模经济理论模型,探讨了农田水利工程与农业规模经济性的关系,阐述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农业规模经济性理论模型。根据农业规模经济性理论模型,依托面板数据,展开了对农田水利工程与农业规模性经济理论模型的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为调控区域农田水利工程投资规模,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提供了依据。
横向视角探讨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路径。在改进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敏感度模型。运用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敏感度模型测算地区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敏感度指标,指出增加最高频数农田水利工程投资敏感度指标投资,是提升地区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的有效路径方法。
基于粮食供给安全的视角,运用熵信息扩散理论模型,展开对农业水旱灾害风险水平·的评估研究。在风险水平评估中,结合农业水旱灾害的周期特性,为规范化、科学化地评估农业水旱灾害风险水平,将受灾面积指数强度用四个临界值进行分段,同时按照水旱灾害发生的特点,将其分为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在此基础上对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等级进行划分。依据农业水旱灾害风险水平的评估结果,提出优化农田水利工程的路径。
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弥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缺失,研究表明,农田水利工程投资是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为国家进行农田水利工程投资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参考;探索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的路径方法,为国家制定农田水利工程投资战略,实现农田水利工程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依据。本书的研究成果,为解决新农村建设和“三农”等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李孟刚,男,1967年4月出生,山东省博兴县人,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交通运输工程和理论经济学双博士后;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现任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CCISR)主任,兼任中国产业安全论坛秘书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管理现代化》杂志编委会主任、《中国流通经济》杂志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会委员。2009年12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周长生,男,1982年1月5日生于黑龙江富锦,管理学博士,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分析、经济仿真、信用评级研究,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十多篇,参与国家发改委课题1项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2章 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本书的结构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纵向测度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
3.1 农田水利工程指标的选取
3.2 纵向测度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模型选择
3.3 影响农业生产产出的指标体系构架设计
3.4 纵向测度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的计量模型
3.5 计量模型结果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横向测度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
4.1 横向测度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指标的选取
4.2 横向测度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的改进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4.3 决策单元划分及数据来源
4.4 横向测度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结果与分析
4.5 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纵向测度与横向测度结果比较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纵向视角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路径
5.1 纵向视角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的背景
5.2 农业规模经济理论模型
5.3 农田水利工程与农业规模经济实证研究
5.4 纵向视角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路径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横向视角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路径
6.1 横向视角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的背景
6.2 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敏感度模型
6.3 决策单元划分及数据来源
6.4 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敏感度结果与提升绩效路径分析
6.5 纵向与横向视角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路径的关系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粮食供给安全视角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路径
7.1 粮食供给安全视角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的背景
7.2 熵信息扩散理论模型
7.3 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评估分析
7.4 粮食供给安全视角下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路径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