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集了1999年以前被人们广泛研究和应用的77种非线性光学晶体,按照基本的非线性光学晶体、常用的非线性光学晶体、其他无机非线性光学晶体和其他有机非线性光学晶体的次序排列。对于每一种晶体都给出了包括当时最新发表的所有基本数据:晶体的对称性及结构、密度、硬度、线性吸收系数、折射率等。
《非线性光学晶体手册(第3版修订本)》历经三版,收集了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99年为止被人们广泛研究和应用的77种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基本数据资料,并完整而简明地介绍了与非线性晶体光学和非线性光学晶体应用相关的基础理论。
与《非线性光学晶体手册(第3版修订本)》同时翻译出版的《非线性光学晶体——一份完整的总结》,则总结了21世纪以来在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和应用方面的新成就,为读者提供了新发展领域和发展趋势。
两《非线性光学晶体手册(第3版修订本)》相结合,给出了近50年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的概貌、主要的理论和材料成果,为读者了解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和发展的全貌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对于非线性光学晶体及激光技术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自20世纪60年代激光问世以来,非线性光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它是研究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各种非线性光学现象的一门学科。非线性光学有许多应用:开辟新的激光波段,压缩激光脉宽,提高光谱分辨率,消除光在传播中的畸变等。非线性光学晶体是非线性光学的重要基础。利用非线性光学晶体可以制作改变激光波长频率的变化装置:光开关等。由于它们的特殊重要性,非线性光学晶体已经成为晶体材料基础上发展起来和激光技术相关的新型交叉学科。
由V.G。Dmitriev,G.G.Gurzadyan和D。N.N:ikogosyan三人编著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手册》历经三版,收集了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99年为止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77种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基本数据资料,并完整而简明地介绍了非线性晶体光学和非线性光学晶体应用相关的基础理论,有很重要的学习和参考价值。其后,《非线性光学晶体手册》作者之一的D.N.Nikogosyan又在该手册的基础上,重新编著了《非线性光学晶体——一份完整的总结》一书。这本书从体例上基本上继承了《非线性光学晶体手册》的特色和优点,翔实地、有分析和选择地给出了述及晶体的重要数据,并对晶体的特点及应用作出了自己的评价。这本书根据研究和应用工作的进展,保留了《非线性光学晶体手册》中仍然有重要应用和参考价值的34种晶体(剔除了43种),又代之以新的30种晶体,并对所有的数据进行了更新和校对。这两本书的出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
从上述两本书所收集的晶体,我们可以欣慰地看到中国晶体生长工作者在非线性光学晶体领域的成就和贡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研究从跟踪仿制到走上独立研究和发展新材料的历史,是我国科学发展的一个缩影。其中值得指出的是,我国科学工作者运用分子设计学方法相继发现了B-BBO、LBO和KBBF等重要的非线性光学晶体。2009年2月《自然》杂志专门撰文介绍了中国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在国际上的领先状况,认为“其他国家在晶体生长方面的研究目前来看是无法赶上中国的”。从第一本书修订出版的1999年,到后一本书出版的2005年,新发展的30种晶体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晶体是由中国科学家首先发现或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的。这两本书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中国在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领域的成就。
缩略语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非线性晶体光学
2.1 在非线性介质中三波和四波(三频率和四频率)相互作用
2.2 相位匹配条件
2.3 单轴晶体的光学
2.4 单轴晶体相位匹配类型
2.5 在单轴晶体中相位匹配角的计算
2.6 单轴晶体表面光波的反射和折射
2.7 双轴晶体光学
2.8 双轴晶体的相位匹配类型
2.9 双轴晶体中相位匹配角的计算
2.10 晶体对称性和有效非线性:单轴晶体
2.11 晶体对称性和有效非线性:双轴晶体
2.12 非线性频率转换效率理论
2.13 波失配和相位匹配带宽
2.14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非线性频率转换效率的计算
2.14.1 平面波固定场近似
2.14.2 基波亏损(“非线性范围”)
2.14.3 在固定场近似下发散基波辐射线束的sHG
2.14.4 在非线性范围内发散基波辐射线束的sHG
2.14.5 固定强度近似
2.14.6 超短激光脉冲的频率转换
2.14.7 在稳态范围中有限孔径激光束的频率转换
2.14.8 线性吸收
2.15 其他评论
第3章 非线性光学晶体的性质
3.1 基本的非线性光学晶体
3.1.1 LiB305,三硼酸锂(LBO)
3.1.2 KH2P04,磷酸二氢钾(KDP)
3.1.3 KD2PO4,氘化磷酸二氢钾(DKDP)
3.1.4 NH4H2PO4,磷酸二氢铵(ADP)
3.1.5 p—BaB2O4,偏硼酸钡(BBO)
3.1.6 LilO3,碘酸锂
3.1.7 KTiOPO4,磷酸钛氧钾(KTP)
3.1.8 LiNbO3,铌酸锂
3.1.9 KNbO3,铌酸钾
3.1.10 AgGaS2,硫镓银
3.1.11 ZnGeP2,磷锗锌
3.2 常用的非线性光学晶体
3.2.1 KB5O8·4H2O,四水合五硼酸钾(KB5)
3.2.2 CO(NH2)2,尿素
3.2.3 CsH2AsO4,砷酸二氢铯(CDA)
3.2.4 CsD2AsO4,氘化砷酸二氢铯(DCDA)
3.2.5 KTiOAsO4,砷酸钛氧钾(KTA)
3.2.6 MgO:LiNbO3,氧化镁掺杂铌酸锂
3.2.7 Ag3AsS3,淡红银矿
3.2.8 GaSe,硒化镓
3.2.9 AgGaSe2,硒镓银
3.2.10 CdSe,硒化镉
3.2.11 CdGeAs2,砷锗镉
3.3 其他无机非线性光学晶体
3.3.1 KB5O8·4D2O3氘化四水合五硼酸钾(DKB5)
3.3.2 CsB305,三硼酸铯(CBO)
3.3.3 BeSO4·4H2O,四水合硫酸铍
3.3.4 MgBaF4,氟化钡镁
3.3.5 NH4D2P04,氘化磷酸二氢铵(DADP)
3.3.6 RbH2PO4,磷酸二氢铷(RDP)
3.3.7 RbD2P04,氘化磷酸二氢铷(DRDP)
3.3.8 KH2As04,砷酸二氢钾(KDA)
3.3.9 KD2AsO4,氘化砷酸二氢钾(DKDA)
……
3.4 其他有机非线性光学晶体
3.5 结晶石英的性质
3.6 新进展
第4章 非线性晶体的应用
4.1 钕激光器的激光谐波发生
4.1.1 在无机晶体中钕激光辐射的二次谐波发生
4.1.2 在有机晶体中1.064um辐射的二次谐波发生
4.1.3 腔内SHG
4.1.4 三次谐波发生
4.1.5 四次谐波发生
4.1.6 五次谐波发生
4.1.7 1.3 18um辐射的谐波发生
4.2 高功率大口径钕玻璃激光辐射的谐波发生
4.2.1 “角度失谐”方式
4.2.2 “偏振失配”方式
4.2.3 “偏振旁通”方式
4.2.4 各种方式的比较
4.2.5 实验结果
4.2.6 “正交”方式
4.3 其他激光光源的谐波发生
4.3.1 红宝石激光器
4.3.2 钛宝石激光器
4.3.3 半导体激光器
4.3.4 染料激光器
4.3.5 气体激光器
4.3.6 碘离子激光器
4.3.7 CO2激光器
4.3.8 其他激光器
4.3.9 飞秒脉冲的频率转换
4.4 和频发生
4.4.1 上转换到紫外区
4.4.2 红外上转换
4.4.3 CO2激光辐射上转换到近IR和可见区
4.5 差频发生
4.5.1 在可见区的DFG
4.5.2 在中红外区的DFG
4.5.3 在远红外区的DFG
4.6 光参量振荡
4.6.1 在紫外、可见及近红外光谱范围的OPO
4.6.2 中红外区的OPO
4.6.3 OPO辐射转换到紫外区
4.7 晶体中的受激拉曼散射和皮秒连续谱发生
参考文献
附录常用激光器的波长
名词索引
译者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