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系列教材·星火燎原:全国革命根据地要览》是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系列教材之一,由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梅黎明同志主编,由该学院专家教授执笔。《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系列教材·星火燎原:全国革命根据地要览》力求全面系统真实地反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各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历史,再现中国共产党人披荆斩棘、百折不挠、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系列教材·星火燎原:全国革命根据地要览》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为学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料,亦为井冈山干部学院的教材建设有所裨益。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系列教材·星火燎原:全国革命根据地要览》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
绪 论
第一章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机构沿革及主要领导
四、朱德毛泽东式革命根据地
第二章 东固革命根据地
一、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二、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三、东固革命根据地的机构沿革及主要领导
四、李文林式革命根据地
第三章 中央革命根据地
一、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三、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机构沿革及主要领导
四、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
第四章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一、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二、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三、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机构沿革及主要领导
四、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
第五章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三、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机构沿革及主要领导
四、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
第六章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一、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三、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机构沿革及主要领导
四、贺龙武革命根据地
第七章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一、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三、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机构沿革及主要领导
四、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
第八章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一、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二、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兰、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机构沿革及主要领导
四、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
第九章 湘赣革命根据地
一、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二、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三、湘赣革命根据地的机构沿革及主要领导
四、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
第十章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一、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三、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机构沿革及主要领导
四、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
第十一章 琼崖革命根据地
一、琼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二、琼崖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三、琼崖革命根据地的机构沿革及主要领导
四、“红旗不倒”的琼崖革命根据地
第十二章 东江、闽东、通海如泰等革命根据地
一、东江革命根据地
_二、闽东革命根据地
三、通海如泰革命根据地
第十三章 川陕革命根据地
一、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三、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机构沿革及主要领导
四、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
第十四章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一、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三、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机构沿革及主要领导
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
第十五章 西北革命根据地
一、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三、西北根据地的机构沿革及主要领导
四、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
后记
版权页:
(2)开办民用工厂。
1930年2月,永新县城开办了一座小型简陋的石印厂,次年11月,扩大成立了湘赣省石印局。负责印刷省委、省苏及省军区各机关的报刊、文件、通令、通告和红军学校、列宁小学课本、画册等。1932年开始为省苏政府印制票币及公债券。赤色邮政总局成立后,又承担了印刷邮票的任务。
1932年上半年,湘赣省造币厂在永新黄岗炉下村成立,有工人40多人。原料来源于红军及地方武装打土豪没收来的银器或湘赣省工农银行与苏区群众兑换票币的银器。10月,铸造出与白区市场流通一模一样的银元。到12月,造币厂有月造4万现洋的能力,解决了到白区购买必需物资缺少现金的困难。
湘赣省苏政府责令各县以集股的形式创办了造纸厂、油墨厂、蜡纸厂、木材厂、铁厂、煤矿、锅炉厂、石灰厂、石膏厂等厂矿企业。全省在职工人与失业工人纷纷自动集股,组织了缝衣、织布、造纸、烧石灰、造油墨、制肥皂、熬硝盐等各种生产合作社。湘赣省还开办了一批公营企业,其中永新创办铁厂20所、樟脑厂9所、石灰厂和煤矿各4个;安福开办樟脑厂20个、石灰厂11个;吉安创办樟脑厂和石灰厂各5个;萍乡和攸县各办铁厂1所。此外,湘赣省苏还提倡保护私有企业。
(3)发展军用工业。
1933年底,湘赣全省先后建立了多所兵工厂、修械厂、被服厂、石印局,而且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为规模战争提供了较为充裕的武器弹药。除了地方上创办军用工业外,湘赣省军区还在永新潞江区创办了一个规模较大的兵工厂,有240多工人。这些军用工业的开办,有力地支援了湘赣苏区及中央苏区的军事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