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在上海的美国人》系列丛书第三卷,将继续从个体故事的角度记录、反映和剖析上海与美国地方交流的情况;并以中英双语版的形式,更好地向外国读者介绍上海,同时也借以扩大上海的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本书中访问的10位美国人,是奋斗在上海各界的精英人才和行业翘楚。他们之中不少人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来到中国,亲历了中国和上海沧海桑田般的巨变,他们懂得抓住机遇,通过辛勤耕耘,取得了骄人成绩,也得以与走向国际舞台的上海共同进步和飞跃。
从个体故事的角度记录、反映和剖析上海与美国地方交流的情况;为了更好地向外国读者介绍上海,定位为中英双语版,同时也借以扩大上海的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5周年。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科学发展的排头兵,上海既是改革开放的巨大受益者,也是改革开放的巨大推动力。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上海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的宏伟目标,20多年来我们以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为方向坚定前行。上海的改革和开放始终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国际友人的广泛参与和国际舆论的支持鼓励。
一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有着许多综合性的、公认的、国际可比的指标,而其中外籍人士的居住和外国企业的经营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20世纪初叶,上海就是海内外万商云集、近悦远来之地。而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上海更是举世瞩目的目标。2010年上海世博会,190个主权国家、56个国际组织正式参展;18个中外企业馆;50个全球最佳城市实验区案例参展,充分说明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其魅力、其影响、其正能量的与日俱增。目前,常年居住在上海的国际人士来自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美国友人在西方国家中数量最大。事实上,回溯上海开埠以降近两百年历史,上海一直是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文化交融的枢纽。她不仅是美国领馆、金融机构、学校以及侨民的最早登陆地,今天更是美国政要、社会和文化名流访华必经之地。当下全球范围的上海学,已渐成显学,而美国学术界的研究最为活跃。
旧时代的上海吹沐着欧风美雨,是受西方文化影响最为浓重的中国城市。寓沪美侨随之数量不断壮大,20世纪顶峰时期多达近万人,美侨亦成为上海外侨群体中最为重要的一支力量,在传播西学、促进文化科技事业等方面对上海产生了深远影响,并融入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之中。而今改革开放的上海重新成为世界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但是历史沧桑与时光变迁都无法使人淡忘在上海这座城市里生活过、工作过的外国友人之辛劳和努力,我们对此理应心怀感激。
作为在沪西方外籍人士之中数量最庞大的美国友人群体,他们选择在这座中国最为多元化的城市安居乐业,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他们是如何看待上海的?他们对城市发展又有哪些箴言?应当听取,理应重视。从这个角度来说,《在上海的美国人》的编纂者做了一件富有意义的开创性工作。本书对不同领域在沪美国友人进行深入采访。他们之中既有资深的职业外交官,亲历过中美建交之时的开创性岁月,退休之后则转而潜心研究老上海人文掌故,用文字和影像讲述着上海令人动容的细节;有跨国公司高管、商业问题专家和专业领域人士,他们对如何应对与西方文化浑然不同的中国商业文化有着迴异而深刻的理解;有投身于文化、教育、体育、公益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更有一群不甘心永远为别人打工的草根老外,为了光荣与梦想,一路闯荡,经历艰辛。他们的故事充满了真情和实感。娓娓道来,令人感到真实而亲切,本书勾勒出了沪上美国友人的群谱图,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这一群体并与他们交上朋友。
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邀请我为本书作序,我深感荣幸。其中有些美国友人我熟知,有些虽不认识但于心敬佩。愿本书成为中美两国人民友谊的又一例证,激励我们多交流、多学习。
是为序。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2013年5月15日
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由市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性质的学术机构,主要从事关于美国政治、外交、安全、文化等政策研究,中美关系以及上海与美国交往的研究。
1序
3上海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和推动者
记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白德能
13洞察商海,解析中国
记安可顾问有限公司大中华区董事长麦健陆
25以职业智慧助力城市发展
记麦肯锡公司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华强森
37让地方交流缔结中美友谊
记上海众环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史文生
49超越无限
记上海迪士尼度假区运营部副总裁包兆天
61一个上海媳妇的回家路
记上海纽约大学艺术教授芭芭拉·爱德斯坦
73上海滩爵士情
记萨克斯演奏艺术家阿雷克
85一个纽约客的功夫人生
记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讲师安东尼
95上海男篮背后的能量支柱
记上海东方大鲨鱼篮球俱乐部体能主管詹姆斯·斯科特
105壮志凌云展宏图
记航滕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夏安泰
115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