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综合实验是培养学生独立、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开展中医药实验研究能力与素质的一门课程,是中医基础学科重要课程之一。
本书包括绪论,选题、假说与实验设计(含PBL及评判性阅读的团队学习,以及案例教学及选题、假说、实验设计),实验准备与实验(含实验技术培训、实验准备、实验实施、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指导(含小鼠四诊检测与辨证方法等10个实验指导),实验结果通报与模拟答辩,撰写实验报告,以及附录。
中医学综合实验是培养学生独立、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开展中医药实验研究能力与素质的一门课程,是中医基础学科重要课程之一。
上海中医药大学自2000年起探索开设中医学综合实验课程,以培养学生独立、综合运用多种实验方法开展中医药实验研究能力,替代实验中医学的系列验证性教学实验;2002年《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材出版,2004年进行了修订。鉴于在以往的教学中,一再发现学生在选题、提出假说和对应的实验设计、实验准备、标准操作、数据分析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前期培训和经验;其中,批判性思维和阅读,以及针对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质尤为欠缺。鉴于此,课程引入PBL和案例教学,利用其团队学习、头脑风暴等教学优势,加强学生批判性阅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训,并指导学生综合所学中西医学知识、现代研究技术,独立开展包括实验设计、研究准备、实验实施、实验数据分析、撰写实验报告等系统的教学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所学的知识,暴露其知识面的欠缺,主动吸取有关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在实践中完成从学到用能力的培养和升华,这是本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
《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材包括绪论、选题、假说与实验设计(含PBL及评判性阅读的团队学习,以及案例教学及选题、假说、实验设计),实验准备与实验实施(含实验技术培训、实验准备、实验实施、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指导(含小鼠诊法检测与辨证方法等10个实验指导),实验结果通报与模拟答辩,撰写实验报告,以及附录。
《中医学综合实验》在既往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下调整。
(1)丰富了选题、假说与实验设计的教学内容,增加了PBL和案例教学等批判性思维培训的团队学习,加强了提出假说的训练。
(2)新增包括小鼠诊法检测与辨证方法等10个教学实验指导。
(3)删除了综合实验实例。
(4)大幅缩减了与《实验中医学》教材近似的内容;附录的内容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中医学综合实验的完整视频,以及配套的实验技术操作指导与培训已经完成。网址:http://www.icourses.cn/coursestatic/course_2855.html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全国各参编中医药院校以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有关专家、学者积极参与,保证了本书按时保质的完成,我们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中医实验教学仍在不断地探索和发展,以及限于我们的水平,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我们殷切期待得到兄弟院校专家学者的批评与指正,使这一重在培养中医学生创新、探索、发展能力的教学课程得以不断地发展壮大。
方肇勤,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基础理论分会全国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医基础教学团队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基础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任实验中医学教研室主任。全国模范教师、上海市教学名师、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994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中医实验教学,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所负责的实验中医学先后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和上海市精品课程,所负责的课程建设先后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主编有《实验中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中医药研究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全国统编教材,指导研究生50余人。
所主持的国家到地方的各级科研项目十数项;所主持科研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实验动物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国家及部级科技奖励。主编《中医辨证论治学》、《大鼠/小鼠辨证论治实验方法学》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270余篇。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中医学综合实验的课程沿革/1
一、中医学综合实验课程的由来/1
二、PBL与案例教学的引入/1
三、实验动物辨证论治方法的引入及实验技术更新/2
四、加强技术培训/3
五、与教学目的对应的考评方式/3
六、本课程教学理念和手段的创新得到行业的充分肯定/4
第二节中医学综合实验的性质、内容和目的/4
一、中医学综合实验的性质/4
二、中医学综合实验的主要内容/6
三、中医学综合实验的教学目的/7
第三节学习中医学综合实验的要求/8
一、明确学习目的/8
二、热情、积极、投入/8
三、成为学习与实验的主角,培养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8
四、培养自学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9
五、重视培养信息的收集、利用与交流的能力/9
六、培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能力/9
七、培养科学实事求是学风/10
第二章选题、假说与实验设计/12
一、PBL/案例教学的一般目的和要求/12
二、PBL/案例教学的特殊目的和要求/13
三、大体学习流程/14
四、考评/14
五、教材和教学条件/15
第一节PBL及批判性阅读的团队学习/15
一、第一教学单元/15
二、第二教学单元/17
三、第三教学单元(一)/21
附:PBL教学学生指导手册/21
第二节选题、假说、实验设计的案例教学/23
一、第三教学单元(二)/23
二、第四教学单元/37
三、第五教学单元/37
附:案例报告模板/37
第三章实验准备与实验实施/39
第一节实验技术培训/39
一、背景和存在问题/39
二、常见实验技术/39
三、培训与提高培训效率/40
四、培训结果评价/41
第二节实验准备/41
一、整理出详细的实验方法、试剂、材料/41
二、研究对象、试剂、材料的准备/42
三、实验场所的准备和实验流程的制定/43
四、落实研究经费/44
第三节实验实施/46
一、受试对象/46
二、处理因素/46
三、实验效应/48
四、实验记录/49
五、实验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51
六、进入实验室的若干注意事项/53
第四节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及分析/54
一、实验数据的收集/54
二、实验数据的整理/56
三、实验数据的分析/59
四、实验数据统计分析/61
五、实验数据处理常见的错误及其避免的方法/61
第四章实验指导/63
实验1小鼠诊法与辨证方法实验指导/63
一、目的和要求/63
二、材料/63
三、方法/64
四、结果与分析/74
五、思考题/75
附:实验原理/75
实验2乙酰苯肼血虚证小鼠造模实验指导/75
一、目的和要求/75
二、材料/76
三、方法/76
四、结果与分析/77
附:实验原理/77
实验3中药水煎醇沉制备实验指导/77
一、目的和要求/77
二、材料/77
三、方法/77
四、结果与分析/78
附:实验原理/78
实验4大鼠/小鼠灌胃给药实验指导/79
一、目的和要求/79
二、材料/79
三、方法/79
四、结果与分析/80
实验5小鼠血红蛋白测定实验指导/80
一、目的和要求/80
二、材料/80
三、方法/81
四、结果与分析/82
附:实验原理/83
实验6小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测定实验指导/84
一、目的和要求/84
二、材料/84
三、方法/84
四、结果与分析/86
五、思考题/86
附:实验原理/87
实验7小鼠肾脏EPORTqPCR实验指导/87
一、目的和要求/87
二、材料/87
三、方法/89
四、结果与分析/93
五、思考题/93
附:实验原理/93
实验8大鼠/小鼠骨髓涂片的制作与读片实验指导/94
一、目的和要求/94
二、材料/94
三、方法/95
四、结果与分析/97
实验9大鼠/小鼠血涂片的制作与读片实验指导/97
一、目的和要求/97
二、材料/97
三、方法/98
四、结果与分析/100
实验10病理组织切片制作与读片实验指导/100
一、目的和要求/100
二、材料/100
三、方法/101
四、结果与分析/104
附:实验原理/104
第五章实验结果通报与模拟答辩/106
第一节实验结果通报/106
一、实验结果通报的目的/106
二、实验结果通报的方法/106
三、结果通报/110
四、撰写实验报告/110
第二节模拟答辩/110
一、模拟答辩的目的/110
二、模拟答辩的方法/111
第六章撰写实验报告/112
第一节实验报告的写作步骤/112
第二节实验报告的一般体例与要求/113
第三节实验报告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的方法/117附录/120
一、某校实验动物中心规章制度/120
二、某校教学实验室的基本要求与规范/123
三、实验室若干基本知识与操作/125
四、一些常用设备操作指南/130
五、骨髓图谱/138
六、血液图谱/143
七、小鼠组织学图谱/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