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应试、应试教育与应试主义的关系入手,指出由人情社会所异化的高考公平观和教学效率观,是应试主义的根源,造成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规训和知识碎片化等问题。应试主义具有一个强大自我完善机制,使教师“被迫”按照应试主义的方式进行教学,改变应试主义的局面,不应寄望于教学理念的革新,应在高考命题技术方面探索。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应试”应试教育与“应试主义”
第二节 当代问题的历史与文化视角
第三节 进入现场
第二章 “应试主义的产生与演变
第一节 科举时期的“应试主义”
第二节 近代以来的“应试主义”
第三节 当前“应试主义的状况”
第三章 异化的公平:“应试主义的根源”
第一节 “素质教育为何要拿“高考公平开刀”
第二节 究竟什么是高考公平
第三节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高考公平的异化
第四章 统一规训和差别对待:“应试主义中的师与生”
第一节 “应试规训”
第二节 统一之下的区别对待
第五章 知识碎片:“应试主义的教学内容”
第一节 知识为什么被划分出三六九等
第二节 教科书为什么要“退位让贤”
第三节 学习内容为什么变得操作化
第四节 题海战术为什么大行其道
第六章 “应试主义的运行逻辑”
第一节 高中教育:尴尬的身份,尴尬的地位
第二节 “应试主义的运行机制”
第七章 破解“应试主义:探索与未来”
第一节 “应试主义是否十恶不赦”
第二节 改革“应试主义的尝试”
第三节 革新命题技术:一条可能的路径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