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朱光潜(1897—1986)留给百年中国学术的深重背景,本书尝试以“文献—发生学”方法来系统透视《朱光潜全集》,这就亟需本书在予对象作编年史细读且在逻辑上给出整体还原之同时,尚需深入追问其1949年前后美学研究差别何以发生的直接心境动因——这就势必引出百年中国学术史暨知识分子心灵史的宏大背景,因为心忧天下的朱光潜的治学动机,总与他所置身的百年国史变动,微妙相通。
本书由商务印书馆2011年出版。
第一章 朱光潜对西学的“照着说”与“接着说”——以《悲剧心理学》和《文艺心理学》为例
第二章 朱光潜美学与克罗齐的关系——从《克罗齐派美学的批评》到《克罗齐美学的批判》
第三章 重读克罗齐:从《美学原理》到《美学纲要》——兼及朱光潜美学与克罗齐的关系
第四章 京派趣味:范例与预设——论朱光潜对现代文学的文化使命
第五章 朱光潜诗学的“中西汇通”——《诗论》的方法论细读
第六章 朱光潜的“出世”与“人世”——论朱光潜在民国时期的人格角色变奏
第七章 释陶渊明:从陈寅恪到朱光潜——兼及朱光潜在民国时期的人格角色变奏
第八章 青年马克思与中国第一次“美学热”——以朱光潜、蔡仪、李泽厚、高尔泰为人物表
第九章 朱光潜美学与日丹诺夫的关系——《西方美学史》的一个解读角度
第十章 (洒方美学史》的“洋为中用”——兼及朱光潜与鲍桑葵、李斯托威尔之比较
附录
初版序言当代人文学术批评家的崛起与写作
初版跋
“文献—发生学”方法与朱光潜学案
从阿尔都塞到夏中义——《朱光潜美学十辨》的“症候阅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