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9世纪河湟多民族走廊历史文化研究》以13-19世纪河湟地区的历史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这一时期该地区的军政制度、土司演变、民族宗教、农业开发、茶马贸易、朝贡贸易、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较为独到的见解。
《13-19世纪河湟多民族走廊历史文化研究》的特点是史料翔实、内容涉及广泛,对境内各民族的发展均有较深入的研究,是作者多年来研完成果的汇集之作,是一部了解该地区历史不可多得的著作。
武沐男,1958年出生,祖籍山西省洪洞县。1970年随父母从北京移居甘肃。1985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中国古代史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获民族学博士学位。武沐长期从事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研究,著有《匈奴史研究》《甘肃通史》(第六卷)《明清卷》等著作,以及学术论文近百篇。现就职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金燕红女,1961年出生,祖籍甘肃省会宁县,1985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现任甘肃省兰州市第十中学历史高级教师。金燕红多年来一直坚持历史教学与研究,曾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五十年研究回顾》一书中担任副主编,发表过《明初茶马贸易衰败原因的再辨析》《明代岷州后氏家族补阙》等多篇论文,并先后获得过兰州市教学新秀、兰州市劳动模范、甘肃省教学能手、甘肃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13-19世纪河湟多民族走廊历史文化研究》:
明代甘青地区的游牧民族大多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人口众多,疆域广阔,民族影响力强大,其民族整合程度远在明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之上,民族意识早已形成和成熟。所以明朝政府在甘青地区所面临的众多少数民族与在西南地区所面临的少数民族在文化类型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针对如此现状,明朝政府只能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土流参治”中,实行“以土为主”“以流为辅”的土官制度,而在甘青地区的“土流参治”中则实行“以流为主”“以流制土”的土官制度。
2.历史上中央王朝对于西南与西北地区的治理程度明显不同
甘青地区早在秦汉时就已纳入中央王朝的管辖。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古称袍罕,是西汉初年陇西郡最西端的县。汉武帝征讨匈奴后,将归附的匈奴安置在五个属国,其中陇西属国就设在勇士县,即今天的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汉朝的军队进入湟水流域,在今青海省西宁市境内设西平亭,为驻军与转输粮秣之处。为了隔断匈奴与西羌的联系,汉武帝在河西走廊先后设立了张掖、酒泉、武威、敦煌四郡,以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经营。东汉建安中,朝廷分金城郡置西平郡,治所在西都(今青海西宁市),管辖西都、临羌、安夷和后来设置的长宁县,属凉州刺史部,辖境相当于今青海湟源县、乐都县间的湟水流域。
为抵御匈奴入侵,汉代自文帝起就开始实行戍边政策,通过免税、赐爵、赎罪等途径迁徙大批人口至甘青地区,汉代著名将领赵充国就曾率军在河湟地区广泛屯田。汉代中央政权还在甘青地区设立多所牧师苑,牧养了十数万军马。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虽没有形成统一的中央王朝,但在甘青地区曾建立了不少割据政权,如由鲜卑族建立的南凉、西秦政权和陇西李氏建立的西凉政权都促进了甘青地区的发展与进步。
隋朝建立后,中央王朝更是加强了对今甘青地区的经营管理,先后设有安定、平凉、天水、陇西、金城、袍罕、浇河、西平、武威、张掖、敦煌、临洮、宕昌、武都等郡。隋大业五年(609)三月,隋炀帝西巡河右,并于张掖焉支山(又称燕支山)召开了著名的“二十七国交易会”,向周边各国摆阔扬威。同年六月,隋朝军队攻破伏俟城,吐谷浑国亡,隋朝在其地设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发天下罪人为戍卒以守之。‘唐朝初年,今甘青地区大多包括在陇右、河西道的20个州中,并以甘青地区为基地,向西经营西域。“安史之乱”后,吐蕃一度强大,占据河西、陇右地区。唐与吐蕃进行了长期的军事斗争,今甘青地区成为唐朝与吐蕃争夺的主要战场。8世纪末,西、甘、肃、兰等河陇地区一度重归唐朝所有。
北宋时期,今甘青地区大量居住着吐蕃、党项、女真、契丹、回鹘等少数民族,汉族同样是当地主要民族之一。北宋政权虽然在此地的影响力有限,但仍程度不同地控制着相当大的区域,设郡立县,募兵屯田。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使中国历史上的疆域达到顶峰。蒙元时期,甘青农区分别为陕西行省、甘肃行省所辖。甘青藏区的大部分为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所辖,少部分归吐蕃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所辖。元朝在甘青藏区设有数量众多的万户府、总管府、元帅府等常设机构以及招讨使司等临时机构,有效地行使了中央王朝的管理职能。元朝政府在当地恢复生产,兴修水利,开辟水田,安置流民,不仅加强了中央王朝对于甘青地区的统治,而且也促进了甘青地区经济的发展。《元史·兵志·屯田》载:“甘、肃、瓜、沙,因昔人之制,其地利盖不减于旧。”由此可见,在明朝建立前的大部分时期里,中央王朝对于甘青地区均实行了有效管理,即使在一些分裂时期,中央政府或地方政权仍对此地区存在着时断时续的管理,这些都为明朝在甘青地区的流官统治建立了雄厚的政治基础与坚实的经济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