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拉·蔡特金是谁?她是无产阶级妇女运动领 袖,是国际妇女节的倡导者,是第二国际著名的人物 和第三国际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对无产阶级妇女运动 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反对战争 和法西斯主义的英勇壮举。克拉拉·蔡特金不仅是著 名的社会主义活动家,还是教育理论家、伟大的和平 战士和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作为曾与恩格斯、列宁和 斯大林三位革命领袖共过事并且受到他们高度评价的 唯一女性,克拉拉·蔡特金的生活经历充满了传奇色 彩,展示了她在半个多世纪中对科学真理的不懈追求 ,超凡的坚强意志,博大的革命家胸怀,高雅的气质 和风度,永不盲从的独立意识。孔寒冰编著的《蔡特 金(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国际妇女运动领袖)》使广 大读者群众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深入细致了解到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风雨历程, 从而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觉心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反对伯恩施坦的改良主义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伯恩施坦是争议最大 的人物之一。他早年曾是马克思主义者,对蔡特金也 曾产生过比较大的影响。“非常法”废除后,伯恩施 坦在伦敦为《新时代》和《前进报》撰稿,与恩格斯 的关系十分密切,深得恩格斯的信赖。但是,在恩格 斯逝世以后,伯恩施坦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思想 进行挑战,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内激起轩然大波并造成分裂。
1896年秋天开始,伯恩施坦在考茨基主编的《新 时代》杂志上以《社会主义问题》为总标题连续发表 5篇文章,即《空想社会主义——折衷主义》、《区 域理论和集体主义的界限》、《英国农业状况的新发 展》、《空间和数字在社会政策上的意义》、《德国 工业发展的现状》。在这些文章中,伯恩施坦提出, 时代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完全不同于《共产党宣言 》发表的那个年月了,因此,德国社会民主党应当检 查一下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他认为,由 于客观条件的变化,资本主义能够自行长入社会主义 ,德国社会民主党应当致力于社会改良和反对暴力革 命。1898年1月,伯恩施坦在《新时代》上又发表了 《崩溃论和殖民政策》一文,宣称社会主义运动的最 终目的“并不是实现一个社会计划,而是贯彻一个社 会原则”。因此,“有了总目的,运动本身及其在朝 着这一目的方向上的进展就是主要的事情,至于人们 如何设想这个发展的最终目的,那的确是无关紧要的 了”。这就是伯恩施坦著名的“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 ,运动就是一切”公式。列宁说过,伯恩施坦这句风 行一时的话,比许多长篇大论更能表明修正主义的实 质。
的确,伯恩施坦的这个公式不是一个变通的口号 ,而是一个涉及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是 否能够坚持无产阶级的最终目的和革命道路,所以, 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许多人对伯恩施坦的观 点不满,要求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加以批驳。蔡特金也 毫不迟疑地站了出来批驳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观点, 阐述自己对党内争论的看法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1898年9月,在德国社会民主党斯图加特代表大会召 开前夕,蔡特金在《平等报》上撰文指出,参加即将 召开的党代会的同志们应当清楚他们所面临的艰巨任 务,深思熟虑地完成它就意味着朝着胜利前进。这个 艰巨任务就是反对伯恩施坦的这个公式。
1898年lO月3~8日,德国社会民主党第二十二次 代表大会在斯图加特召开。围绕着伯恩施坦问题大会 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焦点就是如何看待“最终目的 是微不足道,运动就是一切”这个公式。
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变 化,确实不同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年代。正因如此, 蔡特金在阐述她的立场和观点时并不反对在新的历史 条件下提出和研究新的问题,也不能将马克思主义视 为一成不变的僵死的教条。所以,蔡特金说,“毫无 疑问,伯恩施坦是有巨大功绩的,因为他提出了一系 列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进行详尽的、科学的讨论” 。但是,蔡特金认为,伯恩施坦竭力贬低社会民主党 的最终目的,特别是在帝国议会大选前夕提出这种论 断,是同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革命性质“格格不入的” 。“在伯恩施坦看来,通过对资本主义所有制实行工 会的监督和立法的监督而逐步加以限制,有朝一日资 本家自己就会对占有失去兴趣,因为资本家的所有制 就仿佛成了法律上虚构的东西了。”对此,蔡特金明 确地表示,“我们不能认为这种看法是无关紧要的, 因为如果我们赞同伯恩施坦的观点,那我们必然要把 重点不是放在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夺取政权上,而是放 在个别的、细小的社会改良上,伯恩施坦认为通过这 种改良可以为社会主义做准备”。所以,伯恩施坦提 出的“最终目的微不足,运动就是一切”公式的实质 ,就是要取消革命,走改良主义的道路。
基于这样一种认识,蔡特金在会上坚决反对德国 社会民主党内的机会主义的“老麻雀”海涅为伯恩施 坦作的辩护。海涅说,谈论最终目的的次数多少,只 是一个人的性格问题,人们不应该对伯恩施坦的这个 命题提出异议。蔡特金针锋相对地说,“我一向认为 ,强调我们的最终目的一直是一个科学的认识问题, 是一个政治信念问题,而不是性格问题”。的确是这 样,伯恩施坦本人对此也毫不掩饰。他在《崩溃论和 殖民政策》一文中公开讲,“我坦白地说,我对人们 通常所理解的‘社会主义最终目的’非常缺乏爱好和 兴趣。这个目的无论是什么,对我来说都是毫不足道 的,运动就是一切。所谓运动,我所指的既是社会总 的运动,即社会进步,也是为促成这一进步而进行的 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宣传和组织工作”。显而易见,伯 恩施坦提出这个公式绝非是他的性格问题,而表明他 在抛弃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消灭资本主义和实现 共产主义,抛弃无产阶级的革命道路和改变社会民主 党的革命性质。
在这次大会上,还有许多人发言批驳伯恩施坦, 但都不如蔡特金的深刻和全面。被称为“无产阶级之 鹰”的另一位著名女革命家卢森堡,第一次出席德国 社会民主党的代表大会。她用激烈的言辞抨击伯恩施 坦及福尔马尔、海涅等人的改良主义观点。但是,她 又走到另一个极端,“你们看,党内的一些同志已经 不再站在我们运动的最终目的立场上了,因此就有必 要明确地毫不含糊地表示这一目的;如果有什么时候 必须这样做的话,那就是同最终目的没有关系的运动 本身、作为目的本身的运动对我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最终目的对我们来说就是一切”。
卢森堡的看法不仅招致改良主义者的强烈反对, 而且受到李卜克内西和倍倍尔的批评。李卜克内西在 发言中指出,伯恩施坦说的“最终目的微不足道,运 动就是一切”十分愚蠢,而卢森堡讲的“最终目的就 是一切,运动是微不足道的”同样也是错误的。他认 为,“运动和最终目的——进行运动达到最终目的, 这才是正确的口号,而最终目的就是推翻资本主义社 会”。倍倍尔在大会上替缺席的伯恩施坦宣读了一份 《声明》,然后说:‘‘我不赞成伯恩施坦的观点, 在一些问题上我同他有分歧。”和李卜克内西一样, 倍倍尔的态度也是比较温和的,“考虑到我们所处的 局势,考虑到伯恩施坦的声明,考虑到伯恩施坦的这 些观点在党内某些人中间引起了共鸣这一事实,并且 考虑到有必要研究这一事实,我最后也只能表示这样 一种愿望:让我们从各个方面进行争论,但我们要客 观地进行争论,不要忘记,我们是党内的同志对同志 谈话”。P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