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哲学》是法国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丹纳的名著。本书最初是丹纳在巴黎美术学习讲述美术史的讲义全书包括《艺术品的本质及其产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尼德兰的绘画》《希腊的雕塑》和《艺术中的理想》等五个部分,洋洋洒洒近四十万字,实则是一部生动的西方艺术史。阅读之后,读者一定会被丹纳广博的学识、独特的思路、缜密的分析、精辟的见解所折服。
翻译家傅雷潜心数年译出,视为"一部有关艺术、历史及人类文化的巨著",并亲自誊写,作为礼物赠送给远在大洋彼岸学习钢琴的长子傅聪, “因你对一切艺术很感兴趣,可以一读丹纳之《艺术哲学》。这本书不仅对美学提出科学见解,并且是本艺术史通论,采用的不是一般教科书的形式,而是以渊博精深之见解指出艺术发展的主要潮流。我于1958年及1959年译成此书,迄今尚未出版,待出版后,当即寄聪。”(见《傅雷家书》)
《艺术哲学》自傅雷引进中国以来,对包括艺术和美学等各学科在内的学界影响极大。对于这样的名著,北大社版采用精品路线,重新排版,布面精装,配以插图,阅读与收藏两相宜。
丹纳(1828—1893),19世纪法国思想家、文学评论家、史学家,法国证实主义代表人物,巴黎政治学院的奠基人。
傅雷,上海南汇人,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
译者序
序
第一编 艺术品的本质及其产生
第一章 艺术品的本质
第二编 意大利文艺复兴期的绘画
第一章 意大利绘画的特征
第二章 基本形势
第三章 次要形势
第四章 次要形势(续)
第五章 次要形势(续)
第六章 次要形势(续)
第三编 尼德兰的绘画
第一章 永久原因
第二章 历史时期
第四编 希腊的雕塑
第一章 种族
第二章 时代
第三章 制度
第五编 艺术中的理想
第一章 理想的种类与等级
第二章 特征重要的程度
第三章 特征有益的程度
第四章 效果集中的程度
傅雷家书》:因你对一切艺术很感兴趣,可以一读丹纳之《艺术哲学》。这本书不仅对美学提出科学见解,并且是本艺术史通论,采用的不是一般教科书的形式,而是以渊博精深之见解指出艺术发展的主要潮流。我于1958年及1959年译成此书,迄今尚未出版,待出版后,当即寄聪。
“丹纳的作品好比一幅图画,历史就是镶嵌这幅图画的框子。”从这一点上讲,他的《艺术哲学》同时就是一部艺术史。
第二编 意大利文艺复兴期的绘画
孤独的天才马萨乔,眼光超越时代,无人赏识、没有后继者,生前孤独贫苦,死后墓碑连铭文都没有。他是最早在画面上自由地运用远近法(透视法)来处理三度空间关系。
意大利古典绘画,没有神秘气息,也没有激动的情绪,不以心灵为主体,从乔托与西莫内·马丁尼到贝多·安吉利科,文艺复兴前期那一派优美而尚未成熟的艺术,最关心虚无缥缈与崇高的世界,出神入定的无邪的灵魂,神学的或教会的定律。
意大利画派对风景是瞧不起的,或者是不重视的,静物的生命要等以后佛兰德斯的画家来表达。米开朗基罗说,那些东西让才具较差的人作为消遣,艺术真正的对象是人体。
古典绘画决不强调暴烈或痛苦的景象,引起怜悯和恐怖,悲怆沉痛的艺术专门刺激兴奋而病态的感觉,当时为讲究平衡的古典艺术所不容,它绝不为关切精神生活而牺牲肉体生活,不把人当做受着器官之累的高等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