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新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为基础,以会计核算为主线,重点阐明现代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它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能力、技能培养,整体内容精练、科学合理、循序渐进,提高了本书的实用性和使用范围,拓宽了本书的适用范围。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会计改革力度也在不断加大,2006年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2014年,财政部又修订和发布了一系列准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实现了国际趋同,对我国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基础会计学”是财经类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入门课,以讲授会计学基本核算方法为主要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会计课程奠定基础。“基础会计学”也是财经类非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为阅读理解和运用会计报表奠定基础。据此,我们组织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老师,精心编写了更加适合高等院校教学实际的《基础会计学》教材。
	  本书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本书整体内容精练,理论深度把握适当,由浅入深,简明易懂,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科学思维方式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能力、技能培养。本书在注重吸收新知识、采用新准则、强化基础的同时,结合会计实务,多举实例,突出实际操作、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3)体系安排符合会计教学规律,科学合理。本书内容完整,力求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为便于学生学习和吸收,每章开始都有学习目标与要求,结尾都做了小结,并附有思考题和练习题,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便于老师授课以及学生复习、巩固和提高。
	  (4)内容新颖,体现会计最新发展。本书以最新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为基础,以会计核算为主线,重点阐明现代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会计核算均以现行会计准则为依据,以便和企业会计实务相衔接,增强本书的实用性。
	  本书自2013年出版以来,得到了各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一本好的基础会计教材一定是集多年会计教学经验和会计实践,在深入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编写的。本书此次修订的主要变化如下:本书内容及时反映新公司法的内容,及时体现财政部2014年以来的新会计准则,如公允价值计量、财务报表列报、职工薪酬等;对各章节的例题进行一定调整,更加突出和实际的联系;对各章的习题与答案做一定的调整,更好地配合本书的学习与思考;对与主教材配套的教学课件进行完善,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提供更好的服务;对本书第1版中的错误进行更正;更加重视本书内容的前后联系以及与后续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把握相关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本书由张献英主编,负责总体框架设计、进行写作与修订的组织和协调。各章撰写的具体分工为:安阳工学院张献英老师执笔第1、2、10章,安阳工学院田晓佳老师执笔第3、4、5章,郑州工商学院师修繁老师执笔第6、8章,商丘工学院张娜老师执笔第7章,郑州工商学院胡椰青老师执笔第9章,郑州工商学院马纪岗老师执笔第11章,郑州工商学院李战奇老师执笔第12章。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同行的优秀论著,并得到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虽然本书作者通力合作,力求做到精益求精,但因时间仓促,更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及不妥之处,恳请学者和同行专家指正,以便我们进一步修改完善。
	  编者2016年8月
	
 
Contents 目  录
前言
教学建议
第1章 总论 /1
 学习目标与要求 /1
 1.1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1
 1.2 会计的基本概念 /4
 1.3 会计的职能与目标 /6
 1.4 会计的任务与作用 /11
 1.5 会计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2
 1.6 会计核算方法 /18
 本章小结 /20
 思考题 /20
第2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21
 学习目标与要求 /21
 2.1 会计对象 /21
 2.2 会计要素 /24
 2.3 会计等式 /32
 2.4 会计要素确认与会计计量 /36
 本章小结 /41
 思考题 /42
 练习题 /42
第3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 /45
 学习目标与要求 /45
 3.1 会计科目 /45
 3.2 账户 /50
 本章小结 /54
 思考题 /54
 练习题 /54
第4章 复式记账 /57
 学习目标与要求 /57
 4.1 复式记账原理 /57
 4.2 借贷记账法 /60
 4.3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69
 本章小结 /74
 思考题 /74
 练习题 /75
第5章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77
 学习目标与要求 /77
 5.1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概述 /77
 5.2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78
 5.3 供应过程的核算和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 /83
 5.4 生产过程的核算和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91
 5.5 销售过程的核算 /100
 5.6 财务成果的核算 /104
 5.7 资金退出企业的核算 /112
 本章小结 /114
 思考题 /115
 练习题 /116
第6章 账户的分类 /121
 学习目标与要求 /121
 6.1 账户分类概述 /121
 6.2 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122
 6.3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 /125
 本章小结 /133
 思考题 /133
第7章 会计凭证 /134
 学习目标与要求 /134
 7.1 会计凭证概述 /134
 7.2 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135
 7.3 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142
 7.4 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148
 本章小结 /150
 思考题 /150
 练习题 /151
第8章 会计账簿 /154
 学习目标与要求 /154
 8.1 会计账簿概述 /154
 8.2 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158
 8.3 对账和结账 /165
 8.4 账簿的使用规则和错账更正 /168
 本章小结 /174
 思考题 /174
 练习题 /175
第9章 财产清查 /177
 学习目标与要求 /177
 9.1 财产清查概述 /177
 9.2 财产清查的方法 /181
 9.3 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189
 本章小结 /193
 思考题 /193
 练习题 /193
第10章 会计报表 /195
 学习目标与要求 /195
 10.1 会计报表概述 /195
 10.2 资产负债表 /201
 10.3 利润表 /209
 10.4 现金流量表 /214
 10.5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会计报表附注 /218
 本章小结 /219
 思考题 /220
 练习题 /220
第11章 账务处理程序 /222
 学习目标与要求 /222
 11.1 账务处理程序概述 /222
 11.2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224
 11.3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243
 11.4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248
 11.5 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256
 本章小结 /258
 思考题 /258
 练习题 /258
第12章 会计工作组织 /261
 学习目标与要求 /261
 12.1 会计工作组织概述 /261
 12.2 会计工作规范 /264
 12.3 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 /266
 12.4 会计档案 /272
 12.5 会计电算化 /274
 本章小结 /277
 思考题 /277
参考文献 /278
	  《基础会计学(第2版)》:
	  3.会计报表编制的内容要求
	  (1)保持报表的客观性。
	  保持报表的客观性,即编制会计报表应客观公正地、不偏不倚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其经营成果。要保持客观性,就必须做到数据真实、编制正确,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进行会计事项的记录,并根据经过审核的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2)保持报表的一致性。
	  一般情况下,一个企业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应当保持相对稳定,在前后几个会计期间内保持一致。如果确有必要变动,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规定变更,并将变动情况和原因、变动后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说明。
	  (3)保持报表提供资料的充分性。
	  对于一切有关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的重要经济信息,都应适当地在会计报表上做出全面而明确的报告,对一些非常事件和预计的重大变动,也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适当而充分的揭示。
	  4.会计报表编制的质量要求
	  为了确保会计报表的质量,使会计信息真正成为使用者进行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各单位要在结账、对账和财产清查的基础上,以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为主要依据,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的编制要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
	  (1)数字真实。
	  会计报表要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反映会计主体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和经营活动过程,不允许对经核实并应列入报表的数据资料再做出任何“修正”,不允许对报告和揭示的任何一项正确的核算数据进行任何增删,任何人不得篡改或者授意、指使、强令他人篡改会计报表的有关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