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论与美学研究》包括中国文论、西方文论和美学研究三大部分,编中有*,编*结合。**部分包括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间性意蕴、间性研究的方法及核心意蕴、间性拓展需要关注的问题、影响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主体性原因,特别是比较全面系统研究了先秦音乐理论对《乐记》的影响、《庄子》《乐论》《吕氏春秋》与《乐记》的比较、《乐记》天人相谐的和合精神、《乐记》对乐的生命本体论阐释。第二部分研究了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郎吉弩斯、狄德罗、康德和黑格尔的文艺思想。第三部分深入研究了审美价值与主体性等重要的美学基本理论,对人才美学、审美与人才开发、审美经济和海洋美学等进行了新的探索。
《中西文论与美学研究》从编的角度来说,这部*作吸收了笔者此前研究的两方面内容,一是笔者在《文学评论》《中国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战线》《山东大学学报》《理论学刊》和《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等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中的一些内容;二是拙*《西方美学论稿》和《人才与审美》两部*作中的部分内容。从*的角度来说,一方面无论是对已发论文的采纳,还是对拙*的采纳,笔者都进行了拓展和深化,在文字表述上也进行了较大修改,因此是编中有*,编*结合;另一方面在本书第三编美学研究中,笔者尝试对审美价值与主体性这一美学研究难点进行新的探索;对人才美学、审美与人才开发、审美经济、农业审美经济和海洋美学等新的美学命题,进行了跨学科的新思考。
薛永武,教授、博士、博土生导师、中国人才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人才研究会首席专家、人才美学的重要开创者、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文化部设置)。1996年开始探索大学生潜能开发与情商育成,2000年创立了“山型人才”培养模式,2009年荣获“中国人才学30年贡献奖”。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全国200多家网站介绍了科研成果。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组织人事报》和《经济导报》报道了专访。
第一编 中国文论研究
第一章 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间性拓展
第一节 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间性意蕴
第二节 中国文学理论间性研究的方法及核心意蕴
第三节 中国文学理论间性拓展需要关注的问题
第四节 影响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主体性原因
第二章 先秦音乐理论与《乐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