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卡尔多事实研究》从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基于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将卡尔多提出的成熟工业化国家所具备的一系列典型化特征作为评判标准,对中国1978年之后的经济发展历程从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的投入与产出角度进行分析、对比,以此判断中国当前经济增长所处的阶段以及与OECD成员国相比所处的位置。本书整体结构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为导论,介绍本书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相关研究情况、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以及本书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本书的主体,包括对人均资本存量增长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产出比、劳动生产率、要素收入份额等指标的文献综述、核算方法、对比分析以及收敛性分析,并对人均资本存量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资本收益率和劳动收入份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和论述;第三部分为全书的结论及展望,对中国的卡尔多事实进行了总体论述,并对新卡尔多事实在中国的研究提出下一步的展望。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基础
	一 相关理论研究
	二 相关实证研究
	第三节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主要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人均资本存量增长率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 关于资本形成与投资效率
	二 关于资本存量的核算方法
	第二节 中国人均资本存量增长率的核算
	第三节 人均资本存量增长率的国际比较
	一 中国和美国
	二 中国和日本、韩国
	第四节 人均资本存量增长率的收敛性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资本收益率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 关于资本收益率的内涵及核算方法
	二 关于资本收益率变动趋势的研究
	三 关于资本收益率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中国的资本收益率
	第三节 资本收益率的国际比较
	一 中国和各国平均水平
	二 中国和美国
	三 中国和日本、韩国
	第四节 资本收益率的收敛性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资本产出比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中国的资本产出比
	第三节 资本产出比的国际比较
	一 中国和各国平均水平
	二 中国和美国
	三 中国和日本、韩国
	四 中国和巴西
	第四节 资本产出比的收敛性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劳动生产率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中国的人均和劳均产出增长率
	一 中国的人均产出增长率
	二 中国的劳均产出增长率
	第三节 人均和劳均产出增长率的国际比较
	一 人均产出增长率的对比分析
	二 基于实物量方法的劳均产出增长率对比分析
	三 基于价值量方法的劳均产出增长率对比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要素收入份额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 关于中国要素收入份额的核算方法
	二 关于要素收入份额的对比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中国的要素收入份额
	一 劳动收入份额
	二 资本收入份额
	第三节 要素收入份额的国际比较
	一 中国和美国
	二 中国和日本、韩国
	三 中国和OEcD成员国
	第四节 要素收入份额的收敛性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人均资本存量和人均产出
	第二节 资本收益率和劳动收入份额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第一节 结论
	一 与资本要素有关的指标不符合卡尔多事实
	二 与劳动要素有关的指标不符合卡尔多事实
	第二节 中国经济增长路径的展望
	一 人口红利正在消失
	二 资本效率下降
	三 规模供给效率递减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