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若干重要问题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为主题,在历史与逻辑地梳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在其历史进程中的发展脉络、发展方向的基础之上,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在社会生活、日常生活中的原则、规范、途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对道德修养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继承与创新的理论来源、现实来源和历史来源,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善恶观、幸福观与良心观,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大众性特征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全面的研究。全书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特色鲜明,理论联系实际紧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马进,男,海外归国哲学博士,现任甘肃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终身享受者,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影响力人物奖获得者,甘肃省教学名师,甘肃省师德标兵,甘肃省“四个一批”理论人才。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获得甘肃省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甘肃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乔娟,女,哲学硕士,现任甘肃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主任,校级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获得甘肃省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甘肃省高校教学成果三等奖。
	前言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进程
	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伦理思想
	三 列宁、斯大林的伦理思想
	第二节 毛泽东的伦理思想
	一 毛泽东早期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贡献
	二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贡献
	第三节 邓小平的伦理思想
	一 革命功利主义伦理思想
	二 为中国发展勇于创新的伦理思想
	三 培养共产主义思想的伦理思想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伦理思想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伦理思想的提出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伦理思想的内涵
	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伦理思想的重大意义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伦理思想
	一 科学发展观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
	二 科学发展观伦理思想的丰富内涵
	三 科学发展观伦理思想的三个着力点
	第六节 习近平“中国梦”的伦理思想
	一 “中国梦”的内涵
	二 “中国梦”的四个重要伦理思想
	三 “中国梦”多样化的伦理价值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原则、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原则
	一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原则的含义
	二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原则的特征
	三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原则的依据和实现途径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指导思想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 坚持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基本原则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服务方向
	一 坚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服务方向
	二 坚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服务方向
	三 坚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方向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特征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先进性
	一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指导思想先进
	二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文化形态先进
	三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意识形态先进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科学性
	一 是人类伦理精神的科学体现
	二 是中华民族伦理精神的科学体现
	三 是时代精神的科学体现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大众性
	一 人民群众伟大实践的创造作用
	二 人民群众精神追求的凝结
	三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建设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与先进文化建设
	一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是建设先进文化的依靠
	二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是建设先进文化的
	基本内容
	三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创新是建设先进文化的
	必然要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与中国政治建设
	一 建设中国特色的政治伦理
	二 建设中国特色的政党伦理
	三 建设中国特色的制度伦理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与中国经济建设
	一 建设中国特色的经济伦理
	二 建设中国特色的市场伦理
	三 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伦理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社会生活原则
	一 法律与道德结合的原则
	二 自律与他律结合的原则
	三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结合的原则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与社会生活
	一 社会生活的伦理意义
	二 社会生活的伦理建设
	三 社会生活的伦理发展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与日常生活
	一 日常生活的伦理意义
	二 日常生活的伦理建设
	三 日常生活的伦理发展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道德要求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对共产党人的道德要求
	一 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
	二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三 坚持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对公民的道德要求
	一 坚持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
	二 坚持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
	三 坚持公民道德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对培养“四有”新人的道德要求
	一 坚持培养“四有”新人的原则
	二 坚持培养“四有”新人的内容
	三 坚持培养“四有”新人的意义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继承和创新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
	一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二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对待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态度
	三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对待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方法论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与西方伦理思想
	一 西方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二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对待西方伦理思想的态度
	三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对待西方伦理思想的方法论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产生的三个来源
	一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
	二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产生的现实来源
	三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产生的必然性来源
	第八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 先进文化建设需要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 文化强国建设需要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 文化强国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二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有利于
	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关系
	二 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 公民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致性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道德观念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善恶观
	一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善恶观的含义
	二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善恶观的特征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善恶观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幸福观
	一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幸福观的含义
	二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幸福观的特征
	三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幸福观的内容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良心观
	一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对良心的认识
	二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良心观的内容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良心观的建立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