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 |
生药学(第2版)
本书是“成人高等教育药学专业教材”之一,针对药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编写而成,本书稿有如下特色:①浓缩生药学知识点、并辅以复习题,重点突出。②内容分为总论与各论。③在体例上,每一章均由导学、正文及复习题组成。④在适应范围上,适用于本科或专科学生使用,明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⑤在教材中,加入图片,使教材更加生动,使知识点更易于掌握。生药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掌握生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重点讲授常用生药的鉴定方法,为从事生药的真伪鉴别、质量评价和开发应用打下基础。
本教材本着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编写,参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在内容的选择上充分考虑网络教育的特殊性,针对成人教育药学专业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的把握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突出教材的实际应用性。每章节后附有复习题,便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再版前言
成人高等教育医学系列教材出版发行已经6年有余了。该系列教材编排新颖,内容完备,版式紧凑,注重实践,深受学生和教师好评,在全国成人医学高等教育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为了适应发展需要,紧跟学科发展动向,提升教材质量水平,更好地把握21世纪成人高等教育医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使本系列教材更有利于夯实能力基础、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合格的医学应用型人才,故决定对其进行全面修订。 再版系列教材将继续明确坚持“系统全面、关注发展、科学合理、结合专业、注重实用、助教助学”的编写原则,分析不足,丰富内容,完善体系,在保持原教材优点的基础上,删去了一些叙述偏多的与各学科交叉的内容,充实和更新了一些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使其能充分发挥助教助学的功能,真正成为课程的载体、师生的益友。 本系列教材每章仍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导学,告知学生本章需要掌握的内容和重点难点,以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有目的地学习相关内容;第二部分是具体教学内容,力求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和易读性的特点;第三部分是复习题,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其中选择题和判断题的参考答案附于书后。 本系列教材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基础医学教材、成人高等教育护理学专业教材和成人高等教育药学专业教材,使用对象主要为护理学专业及药学专业的高起本、高起专和专升本三个层次的学生。其中,对高起本和专升本层次的学习要求相同,对高起专层次的学习要求在每章导学部分予以说明。本套教材中的一些基础课程也适用于其他相关医学专业。 除了教材外,我们还将通过中国医科大学网络教育平台(http://des.cmu.edu.cn)提供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大纲、网络课件、电子教案、教学资源、网上练习、模拟测试等,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多种资源,建造一个立体化的学习环境。 本系列教材的再版发行再一次得到了以中国医科大学为主,包括沈阳药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肿瘤医院等单位专家的鼎力支持与合作,对于他们为此次修订工作做出的巨大贡献,谨致深切的谢意。 由于整体修订,工程巨大,任务繁重,在教材修订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恳请广大教师、学生和读者惠予指正,使本套教材更臻完善,成为科学性更强、教学效果更好、更符合现代成人高等教育要求的精品教材。 陈金宝刘强 2016年6月
陈金宝,教授,曾任中国医科大学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从事医学影像制作、医学图像处理和资源库建设数十年,曾获卫生部、教育部各种奖励7项。策划并主编医学彩色图谱5部、卫生系列教材54种。
刘强,中国医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教育技术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虚拟仿真应用研究专业学组副组长;辽宁省医学会医学教育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教育技术与应用学组委员。 张东方,现任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生药教研室副主任(主持工作),教授。曾参编《生药学》、《药用植物学》、《生药学实验指导》等。
第一篇 总 论
绪论 第一节 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一、 生药的品质评价与控制 二、 调查、考证生药资源 第二节 生药学的起源与发展 一、 我国古今本草著作简介 二、 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章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 第一节 生药的分类 第二节 生药的记载 一、 生药的拉丁名 二、 生药的记载项目 第二章 生药的化学成分 第一节 生药的初生代谢产物与次生代谢产物 第二节 生药的化学成分 一、 生物碱类 二、 黄酮类 三、 醌类 四、 香豆素类 五、 木脂素类 六、 强心苷类 七、 皂苷类 八、 萜类 九、 挥发油类 十、 有机酸类 十一、 多(聚)糖类 十二、 其他成分 第三章 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 第一节 生药的采收 一、 采收期的确定 二、 一般采收原则 三、 采收方法 第二节 生药的产地加工 一、 产地加工的目的 二、 产地加工的任务 三、 产地加工的方法 第三节 各类生药的贮藏与保管 第四章 中药炮制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 一、 提高净度 二、 增强药物疗效 三、 消除或降低毒性或副作用 四、 改变或缓和药物性能 五、 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 六、 矫臭矫味,利于服用 七、 便于调剂制剂 八、 利于贮运 第三节 中药炮制的方法 一、 一般修制 二、 水制 三、 火制 四、 水火共制 五、 其他炮制方法 第四节 中药炮制的机制 第五章 生药的鉴定 第一节 生药鉴定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生药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一、 生药的取样 二、 生药的常规检查 第三节 生药的原植(动)物鉴定 第四节 生药的性状鉴定 第五节 生药的显微鉴定 一、 显微鉴定的方法 二、 显微鉴定的要点 三、 中成药显微鉴定的要点 四、 扫描电镜等的应用 第六节 生药的理化鉴定 一、 物理常数 二、 一般理化鉴定 三、 分光光度法 四、 色谱法 第七节 DNA分子标记鉴定 一、 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的方法及原理 二、 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生药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六章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与控制 第一节 影响生药品质的因素 一、 自然因素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二、 人为因素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第二节 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 一、 国家标准 二、 部(局)颁标准 三、 地方标准 第三节 生药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四节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 第七章 生药资源的开发与持续利用 第一节 我国生药资源概况 第二节 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与途径 第三节 中药和天然药物的开发 一、 中药及天然药物开发的意义 二、 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及说明 三、 中药、天然药物研究、注册的程序及要求 第四节 海洋生药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 海洋生药的发展概况 二、 海洋生物的活性成分及应用 第二篇 各 论 第八章 藻、菌类生药 第一节 藻类 Algae 昆布 Laminariae Thallus, Eckloniae Thallus 海藻 Sargassum 第二节 菌类 Fungi 冬虫夏草 Cordyceps 茯苓 Poria 灵芝 Ganoderma 第九章 蕨类生药 第一节 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蕨类植物的重要生药 绵马贯众 Dryopteridis Crassirhizomatis Rhizoma 骨碎补 Rhizoma Drynariae 第十章 裸子植物类生药 第一节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裸子植物的分类与重要生药 一、 银杏科 Ginkgoaceae 银杏叶 Ginkgo Folium(附:白果) 二、 松科 Pinaceae 松花粉 Pini Pollen(附:松香) 三、 柏科 Cupressaceae 侧柏叶 Platycladi Cacumen(附:柏子仁) 四、 三尖杉科(粗榧科) Cephalotaxaceae 三尖杉 Cephalotaxi Fortunei Ramulus et Folium 五、 红豆杉科(紫杉科) Taxaceae 红豆杉 Taxi Cortex et Cacumen 六、 麻黄科 Ephedraceae 麻黄 Ephedrae Herba(附:麻黄根)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类生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一、 桑科 Moraceae 火麻仁 Cannabis Fructus(附:大麻) 桑白皮 Mori Cortex(附:桑椹) 二、 马兜铃科 Aristolochiaceae 细辛 Asari Radix et Rhizoma 马兜铃 Aristolochiae Fructus(附:天仙藤) 三、 蓼科 Polygonaceae 大黄 Rhei Radix et Rhizoma 何首乌 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 [附:夜交藤(首乌藤)、伪品白首乌] 虎杖 Polygoni Cuspidati Rhizoma et Radix 四、 苋科 Amaranthaceae 牛膝 Achyranthis Bidentatae Radix(附:川牛膝) 五、 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 银柴胡 Stellariae Radix 王不留行 Vaccariae Semen 六、 毛茛科 Ranunculaceae 黄连 Coptidis Rhizoma 川乌 Aconiti Radix(附:附子、草乌) 白芍 Paeoniae Radix Alba(附:赤芍) 威灵仙 Clematidis Radix 七、 小檗科 Berberidaceae 淫羊藿 Epimedii Herba 三颗针 Berberidis Radix 八、 木通科 Lardizabalaceae 木通 Akebiae Caulis(附:川木通、关木通) 九、 防己科 Menispermaceae 防己 Stephaniae Tetrandrae Radix(附:木防己、广防己) 北豆根 Menispermi Rhizoma 十、 木兰科 Magnoliaceae 厚朴 Magnoliae Cortex(附:厚朴花) 辛夷 Magnoliae Flos 五味子 Schisandrae Chinensis Fructus(附:南五味子) 十一、 樟科 Lauraceae 肉桂 Cinnamomi Cortex(附:南玉桂、肉桂油、桂枝) 乌药 Linderae Radix 十二、 罂粟科 Papaveraceae 延胡索 Corydalis Rhizoma 阿片 Opium 十三、 十字花科 Cruciferae 板蓝根 Isatidis Radix(附:大青叶、青黛) 芥子 Sinapis Semen 十四、 景天科 Crassulaceae 红景天 Rhodiolae Crenulatae Radix et Rhizoma 垂盆草 Sedi Herba 十五、 杜仲科 Eucommiaceae 杜仲 Eucommiae Cortex 十六、 蔷薇科 Rosaceae 山楂 Crataegi Fructus(附:野山楂) 苦杏仁 Armeniacae Semen Amarum(附:桃仁) 木瓜 Chaenomelis Fructus 枇杷叶 Eriobotryae Folium 十七、 豆科 Leguminosae 黄芪 Astragali Radix(附:红芪) 甘草 Glycyrrhizae Radix 葛根 Puerariae Lobatae Radix(附:粉葛) 番泻叶 Sennae Folium 山豆根 Sophorae Tonkinensis Radix 苦参 Sophorae Flavescentis Radix 决明子 Cassiae Semen 补骨脂 Psoraleae Fructus 鸡血藤 Spatholobi Caulis 十八、 芸香科 Rutaceae 黄柏 Phellodendri Chinensis Cortex(附:关黄柏) 枳实 Aurantii Fructus Immaturus(附:枳壳) 吴茱萸 Evodiae Fructus 白鲜皮 Dictamni Cortex 陈皮 Citri Reticulatae Pericarpium 十九、 楝科 Meliaceae 川楝子 Toosendan Fructus(附:苦楝皮) 二十、 苦木科 Simarubaceae 鸦胆子 Bruceae Fructus 二十一、 远志科 Polygalaceae 远志 Polygalae Radix 二十二、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京大戟 Euphorbiae Pekinensis Radix 巴豆 Crotonis Fructus(附:巴豆霜) 狼毒 Euphorbiae Ebracteolatae Radix 二十三、 漆树科 Anacardiaceae 五倍子 Chinensis Galla 二十四、 卫矛科 Celastraceae 雷公藤 Tripterygii Radix 二十五、 鼠李科 Rhamnaceae 大枣 Jujubae Fructus 酸枣仁 Ziziphi Spinosae Semen 二十六、 藤黄科 Guttiferae 贯叶金丝桃 Hyperii Perforati Herba 二十七、 瑞香科 Thymelaeaceae 沉香 Aquilariae Lignum Resinatum(附:进口沉香) 芫花 Genkwa Flos 二十八、 使君子科 Combretaceae 使君子 Quisqualis Fructus 诃子 Chebulae Fructus(附:藏青果) 二十九、 桃金娘科 Myrtaceae 丁香 Caryophylli Flos(附:丁香油) 三十、 五加科 Araliaceae 人参 Ginseng Radix et Rhizoma(附:朝鲜人参、西洋参) 三七 Notoginseng Radix et Rhizoma 刺五加 Acanthopancis Senticosi Radix et Rhizoma Seu Caulis 五加皮 Acanthopanacis Cortex 三十一、 伞形科 Umbelliferae 当归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 柴胡 Bupleuri Radix 川芎 Chuanxiong Rhizoma 白芷 Angelicae Dahuricae Radix 小茴香 Foeniculi Fructus 防风 Saposhnikoviae Radix 蛇床子 Cnidii Fructus 北沙参 Glehniae Radix 前胡 Peucedani Radix 三十二、 山茱萸科 Cornaceae 山茱萸 Cnrni Fructus 三十三、 木犀科 Oleaceae 秦皮 Fraxini Cortex 连翘 Forsythiae Fructus 女贞子 Ligustri Lucidi Fructus 三十四、 马钱科 Loganiaceae 马钱子 Strychni Semen 三十五、 龙胆科 Gentianaceae 龙胆 Gentianae Radix et Rhizoma 秦艽 Gentianae Macrophyllae Radix 三十六、 夹竹桃科 Apocynaceae 萝芙木 Rauvolfiae Verticillatae Radix 三十七、 萝藦科 Asclepiadaceae 香加皮 Periplocae Cortex 白薇 Cynanchi Atrati Radix et Rhizoma 白前 Cynanchi Stauntonii Rhizoma et Radix 三十八、 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菟丝子 Cuscutae Semen 牵牛子 Pharbitidis Semen 三十九、 紫草科 Boraginaceae 紫草 Arnebiae Radix 四十、 唇形科 Labiatae (Lamiaceae) 薄荷 Menthae haplocalycis Herba 黄芩 Scutellariae Radix 丹参 Salviae Miltiorrhizae Radix et Rhizoma 益母草 Leonuri Herba(附:茺蔚子) 广藿香 Pogostemonis Herba 藿香 Agastachis Herba 四十一、 茄科 Solanaceae 洋金花 Daturae Flos 枸杞子 Lycii Fructus(附:地骨皮) 颠茄草 Belladonnae Herba 四十二、 玄参科 Scrophulariaceae 地黄 Rehmanniae Radix 玄参 Scrophulariae Radix 洋地黄叶 Digitalis Lanate Folium 四十三、 列当科 Orobanchaceae 肉苁蓉 Cistanches Herba 四十四、 爵床科 Acanthaceae 穿心莲 Andrographis Herba 四十五、 茜草科 Rubiaceae 钩藤 Uncariae Ramulus cum Uncis 栀子 Gardeniae Fructus 巴戟天 Morindae Officinalis Radix 茜草 Rubiae Radix et Rhizoma 四十六、 忍冬科 Caprifoliaceae 金银花 Lonicerae Japonicae Flos(附:忍冬藤、山银花) 四十七、 败酱科 Valerianaceae 甘松 Nardostachyos Radix et Rhizoma 缬草 Valerianae Rhizoma et Radix 四十八、 葫芦科 Cucurbitaceae 天花粉 Trichosanthis Radix 瓜蒌 Trichosanthis Fructus(附:瓜蒌皮、瓜蒌子) 四十九、 桔梗科 Campanulaceae 桔梗 Platycodonis Radix 党参 Codonopsis Radix 南沙参 Adenophorae Radix 五十、 菊科 Compositae (Asteraceae) 青蒿 Artemisiae Annuae Herba 红花 Carthami Flos(附:白平子) 苍术 Atractylodis Rhizoma 木香 Aucklandiae Radix[附:川木香、越西木香、土木香(祁木香)、藏木香] 茵陈 Artemisiae Scopariae Herba 菊花 Chrysanthemi Flos 艾叶 Artemisiae Argyi Folium 野菊花 Chrysanthemi Indici Flos 小蓟 Cirsii Herba 大蓟 Cirsii Japonici Herba 蒲公英 Taraxaci Herba 第三节 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五十一、 香蒲科 Typhaceae 蒲黄 Typhae Pollen 五十二、 泽泻科 Alismataceae 泽泻 Alismatis Rhizoma 五十三、 禾本科 Gramineae (Poaceae) 薏苡仁 Coicis Semen 白茅根 Imperatae Rhizoma 五十四、 莎草科 Cyperaceae 香附 Cyperi Rhizoma 五十五、 棕榈科 Arecaceae 槟榔 Arecae Semen(附:大腹皮) 血竭 Draconis Sanguis 五十六、 天南星科 Araceae 半夏 Pinelliae Rhizoma(附:水半夏) 天南星 Arisaematis Rhizoma 五十七、 百部科 Stemonaceae 百部 Stemonae Radix 五十八、 百合科 Liliaceae 川贝母 Fritillariae Uninbracteatae Bulbus 浙贝母 Fritillariae thunbergii Bulbus 黄精 Polygonati Rhizoma 麦冬 Ophiopogonis Radix(附:山麦冬) 知母 Anemarrhenae Rhizoma 玉竹 Polygonati Odorati Rhizoma 土茯苓 Smilacis Glabrae Rhizoma 五十九、 薯蓣科 Dioscoreaceae 穿山龙 Dioscoreae Nipponicae Rhizoma 山药 Dioscoreae Rhizoma 六十、 鸢尾科 Iridaceae 西红花 Croci Stigma …… 第十二章 动物类生药 第一节 动物类生药概论 第二节 动物类生药分述 第十三章 矿物类生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矿物类生药 附录 生药中文名索引 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