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接受信息的方式,以及对广告形式与内容的期待已经改变。应对多屏体验时代,2015年11月6-8日,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分会在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召开2015年全国广告学术研讨会,主题定为“重构与再定义——中国广告业的创新与发展”。《重构与再定义:中国广告业的创新与发展》即为该学术年会的论文集,共计16篇,包括《大屏、中屏、小屏——新媒体时代电子媒介广告的三分格局》、《微信公众平台软文广告分析》、《新媒体时代旅游商品的营销传播》等。
2015年11月7日,全国广告学术研讨会在西交利物浦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暨南大学、南京财经大学、苏州大学等数十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告业界人士100余人参加本次年会。会议主题为“广告的重构与再定义”。在上午的交流中,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书记陈刚、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林升栋、西交利物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张文健等作了主题发言。在下午的互动环节中,相关领域的专家与学者就广告重构与再定义的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随后则是分论坛讨论。会后大家前往阳澄湖品尝大闸蟹。白天是知识饕餮,晚上是美食饕餮。
会议的组织者是中国广告协会副秘书长周玉梅女士、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金定海教授和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关瑞鸿女士。我本人则是此次会议承办方与主办方的牵线者。事情的缘起是这样的,我的美国朋友,加州大学富尔顿分校传播系的吴国华博士,2014-2015学年回国在西交利物浦大学任教,该校国际商学院有意举办一个全国性的年会。吴博士问我,我很自然联想到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的年会,双方一拍即合。遗憾的是,吴博士在2015年8月就离开苏州回美国教书去了,没能亲自参加这一盛会。我在此处给予特别的致谢!西交利物浦大学的会议承办水平及学生素质也让我刮目相看,谢谢会议前后他们的细致工作!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赞助本次年会会议论文集的出版。会议共收到文章16篇,由于投稿论文分别来自业界和学界,格式和写作风格都较为多元。厦门大学广告系的师生——白海清、陈经超、陈素白、王霏、王晶、曾秀芹、周雨、赵洁、朱健强、林淑琴、朱墨,承担了本书的繁重的审校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最后,我要感谢中国广告协会的领导对厦门大学一贯的支持!感谢金定海主任对我的信任!期待全国广告学术研讨会越办越红火!为中国广告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大屏、中屏、小屏——新媒体时代电子媒介广告的三分格局
当前信息环境下品牌传播创新研究——以艺术品行业现状为例
从创意产业到创意城市——论工业城市向后现代城市转型的核心要素
新媒体时代旅游商品的营销传播
微信公众平台软文广告分析
大数据中各省份“涉毒”形象研究
新闻传播学品牌传播方向专硕培养案例教学法引入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App广告现状及分析
从“广告”到“数字营销传播”的核心转向
只有变才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中国广告传播业的解构与建构
如何借助大数据营销实现互联网十的转型——论数字营销在互联网+环境下的生存与发展
房地产广告中的环境审美思想
公益广告研究案例——厦门大学“匀饭处”
以资本为平台对广告产业运营的重构——省广股份的创见与创新
迎接中国广告的智能化个众营销时代——浅议大数据环境下广告营销生态的嬗变
《重塑消费者-品牌关系》的几点拷问——《重塑消费者-品牌关系》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