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在布拉格》是以图片为主的旅行人文读本,用相机精彩地记录中欧(包括匈牙利、斯洛伐克、奥地利、捷克和德国)部分地区的自然和人文风光,通过光、影、纹理以及动与静,记录景观,回味赏析,表达对中欧文化的思考,体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真谛。感谢淡定的中欧地区的人们,尤其是感谢怀旧的布拉格人,为这个躁动的时代保留了可贵的、可以让时光缓慢下来的空间,让旅人还能体悟数百年来中欧的历史风貌、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本书有助于将要踏上旅程的行者,权作行前预习的参考。对于暂时不能前往中欧旅行的读者,也能以视觉的脚步去踩踏一下中欧这几个美丽国家的土地,寻觅一下布拉格的春天。
春天在布拉格
(代序)
《春天在布拉格》是以图片为骨架的旅行读本,旨在用相机记录中欧(包括匈牙利、斯洛伐克、奥地利、捷克和德国)部分地区的自然和人文风光,通过光、影、纹理以及动与静,记录景观,回味赏析,表达对中欧文化的思考。文字描述只是起到能串起图片的作用,仅是一根细线。
感谢淡定的中欧地区的人们,尤其是感谢怀旧的布拉格人,为这个躁动的时代保留了可贵的、可以让时光缓慢下来的空间,让旅人还能体悟数百年来中欧的历史风貌、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其实,任何行者的旅程都是在自觉与不自觉地践行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是个人的兴趣与爱好点各有不同而已,有人在旅行中喜爱购物,有人偏重美食,有人迷恋自然风光,有人则关注当地人的生活与习俗,也有人把赏鉴旅行目的地的历史与文化放在首位……当然,采取何种旅行方式也至关重要,外语基础较好的年轻人往往喜爱自由行,而老年人则多选择团队行,不同的旅行方式各有便利与局限。是否可以这样说,自由行与团队行,宛如吃小灶与吃食堂,各有特色,只是随旅行者的需求和承受力而定。但不管自由行还是团队行,旅行者的知识储备,对沿途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的思考与收获,倒会有较大的差异,有诗
春天在布拉格(代序)Spring in Prague (Preface)3
书在腹,体悟景致的文化内涵就可能会更深刻一些。我们这次参加的是团队行,是由上海一家著名大旅行社组织的号称中欧
“音乐之旅”的团游。因此,饮食是不值得花笔墨介绍的,相对于美食爱好者的自由行,即与以味蕾串起所有行程的旅游,确实有所不同。这十几天的旅程,我们能浮光掠影地踏勘还是有相当数量的景点及名胜,带着眼睛去看,带着相机去拍摄,带着脑袋去思考……总之,是以自己的视角来作一些客观的行程记录,企望以图文相谐的方式来表达观感,展现科学与人文融合之美。当然,这也只能自以为是。
我们的行程: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多瑙河畔三小镇(圣安德烈镇、维谢格拉德镇、埃斯泰尔戈姆镇)——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匈牙利边境
春天在布拉格Spring in Prague
小镇肖普朗——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捷克首都布拉格——捷克的克鲁姆洛夫小镇——捷克的百威小镇——奥地利的哈尔施塔特小镇——奥地利珀森霍芬小镇——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城——德国巴伐利亚州境内的“鹰巢”——德国富森的新天鹅堡——德国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
也由于是跟团旅行,行程及食宿都由不得自己,但是风景人物拍摄的取舍和对人文的感触与思考,还是能由笔者自己掌控的。只是有些景点你想拍摄,但得尊重当地“不准拍摄”的规定。因此,凡只能用眼观而不允许拍摄的情况下,那就用文字表述吧!这也是免不了的遗憾。
整理出这本小册子,期望能以有限的图文介绍,成为一本中欧文化(尤其是建筑与环境)的肤浅记录,这毕竟是中国人眼中的中欧文化,是我们被一路所见所闻震慑,产生了尽力去呈现欧洲文明进化的小小冲动,让读者能与我们同享中欧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也期盼小册子能有助于将要踏上旅程的行者,权作行前预习的参考。对于暂时不能前往中欧旅行的读者,是否也能以视觉的脚步去踩踏一下中欧这几个国家的土地,寻觅一下布拉格的春天呢?
我们也期盼行家给予指正。
对本书成书作出贡献的还有邹斌、方蕾、方蔚、孙健、方鸿飞、方鸿文、陈继红、沈晓薇、方佩芳、邹志峰、宋亦熊、钟毅萱、王薇以及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的梅雪林社长、石婧副编审等,在此一并致以感谢。
方鸿辉,资深编审(二级教授),长期钻研科学人文,著述有《肝胆相照——吴孟超传》《牛津双解物理教材(汉译)》《创造性物理实验》《新英汉学科词汇(五册)》等著述。所编图书曾获30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大奖。2014年被评为“中国好编辑”。曾获“大众科学奖”、上海科技教育创新奖个人贡献一等奖等。现任上海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等社会工作。
1.布达与佩斯的交响 /2
2.多瑙河畔三小镇 / 28
3.整洁与精致的布拉迪斯拉发 / 48
4.金色的维也纳 / 66
5.春天在布拉格 / 94
6.天堂般的克鲁姆洛夫 / 130
7.哈尔斯塔特的湖光山色 / 140
8.音乐之乡萨尔茨堡 / 150
9.会当凌绝顶的“鹰巢” / 166
10.童话般的新天鹅城堡 / 174
11.端庄的慕尼黑老城 /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