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涉及文字音韵训诂、文章修辞写作、文体文法、文学与国家、地理、考古、外交之关系、文章中德学之养成关系等,体例相当混杂。虽说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史,但这本书作为开端,促进了新的文学秩序的形成,确实是有开创意义的著作。
本书是傅斯年先生在1927年担任中山大学教授时,为学生讲授《诗经》时所写的讲义,涵盖了《诗经》研究史、《诗经》研究方法、《诗经》的地理、艺术性等多方面内容,论述精当,见解独到,虽称讲义,其实名之“诗经通论”也不为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