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们 |  |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K 历史、地理 】 分类索引  
		 
	
	
	
		
		
			
				
				
				出土文献与早期儒学(出土文献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梁涛/2023-9-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土文献与早期儒学》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结合,对先秦儒学做了新的探讨和研究,既利用新出土文献考察了《论语》《大学》《中庸》等儒学经典的成书问题,也对慎独、“亲亲相隐”等热点问题做了新的解读,对马王堆帛书、郭店简、上博简、清华简中的一些重要儒学文献做了分析、考察,对其中涉及的天人之分、禅让、中道、心性论等问题做了不同于流行观点的解读,又持之有据,言之有故,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以出土文献为根据,本书提出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母题并非传统所认为的民本,而是“民主”——“天惟时求民主”,认为民本说是从“民
						定价:¥99  ISBN:9787300320557
						
		
		
			
				
				
				出土文献的学派判定李锐/2023-9-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近些年对于出土简帛古书的学派判定,是一个热点问题。学者们多根据传世文献以及相关材料,运用“六家”、“九流十家”或新造的学派名称等来讨论这些古书的学派属性,也有更细的学派划分如“七十子”,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反思。作者认为有必要根据当时人的视域来讨论什么是学派以及学派划分的标准。当时人看学派更重视师承渊源和师说,“百家”比“六家”“九流十家”更适合用来称呼简帛古书。今天我们判定出土古书的学派要注重阙疑。
						定价:¥69  ISBN:9787300321899
						
		
		
			
				
				
				村镇聚落空间重构:特征、动力与规划设计方法李和平,付鹏,肖竞/2023-9-1/科学出版社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背景下,我国乡村聚落转型重构迎来了新的契机。本书旨在解析我国乡村聚落个体转型重构的内在规律机制,探索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转型发展模式、路径与规划设计优化方法。通过建立乡村聚落转型重构典型样本库和数据库,按照“重构特征—动力机制—发展模式—空间优化”的研究思路,提炼和发掘乡村聚落空间重构规律及动力机制,提出空间优化模式与策略,尝试运用数字化模拟提升规划设计效率与科学性。
						定价:¥188  ISBN:9787030746207
						
		
		
			
				
				
				村镇聚落空间谱系理论与构建方法杨俊宴/2023-9-1/科学出版社科学认知村镇聚落的空间形态类型,是开展“乡村振兴”等一系列乡村建设活动的前提。本书以复杂系统理论为基础,剖析村镇聚落空间形态的区域差异性与关联性表征、内涵与机制,提出村镇聚落空间谱系的概念内涵与构成框架;从体系和个体两个尺度,揭示村镇聚落空间谱系的主要构成要素,建立村镇聚落空间谱系的数字化建构路径;通过构建多因素空间耦合模型,分析村镇聚落空间谱系的内在机理,提出对村镇聚落空间规划实践的借鉴和启示。
						定价:¥188  ISBN:9787030748126
						
		
		
			
				
				
				坦坦荡荡、万方安和遗址发掘报告北京市考古研究院/2023-9-1/科学出版社“坦坦荡荡”和“万方安和”两处遗址位于圆明园西部,皆属圆明园四十景之一。2002~2004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现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这两处遗址进行了考古勘察和发掘,并将全部考古成果汇集成本书。书中详细叙述了“坦坦荡荡”遗址建筑群和金鱼池基址,以及“万方安和”遗址主体建筑“卍”字轩大殿基址等的形制与结构特点,并对两处遗址的历史沿革作了概述,对出土器物进行了分类和断代探讨。从而为全面了解和认识圆明园的历史,进一步做好这处大遗址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一份具有科学价值的实物参考资料。
						定价:¥280  ISBN:9787030761620
						
		
		
	
		
		
			
				
				
				中西比较视野下旧石器时代石器技术演化研究陈宥成/2023-9-1/科学出版社本书从中西比较视角考察旧石器时代石器技术的演化历程,研究地域聚焦非洲、欧洲、西亚、南亚和东亚,从早期石核-石片技术、阿舍利技术、勒瓦娄哇技术、发展的石核-石片技术、石叶技术、修背细石器技术、细石叶技术、小型两面器、研磨石器和磨刃石器等多个方面开展比较研究。本书揭示出旧石器时代旧大陆“多元一体”的石器技术演化格局,并从技术创新、文化传播、生态适应与社会边界机制探讨了旧大陆“多元一体”技术格局的形成原因,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东亚旧石器时代石器技术的演化历程。
						定价:¥198  ISBN:9787030756763
						
		
		
			
				
				
				不主于经张永路著/2023-9-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本书以《国语》为切入点,通过对《国语》学史的梳理来呈现经学史的演变历程。作为一部经学序列中的边缘文献,《国语》是观察经学边界变动演化的浮标。因此,本书将《国语》置于经学史发展的宏大背景中,通过梳理《国语》在经学史演变过程中各个重要节点的不同境遇,特别是历代学者对《国语》不同的认知定位,寻找《国语》在经学史中的变动轨迹,并探求这种认知差异背后的经学史演变根源,以此确定历代经学的边界,进一步归结出经学史演变的内在机理,从而把握整个经学史的发展脉络。
						定价:¥98  ISBN:9787522823843
						
		
		
			
				
				
				房族·村落·社会王君著/2023-9-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本书通过对清代贵州黔东南地区一个以木材种植与采运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少数民族村寨加池的描述与讨论,揭示了加池寨以房族为核心的村落社会生活样态。通过官私文献的运用,详细探讨房族在自身发展、村落内部、村落之间及区域社会内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对以加池寨为代表的清水江下游地区特色的房族发展模式、样态及房族在地方社会生活中表达方式的关注和探索,不仅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极具地方性特色的宗族个案,也为我们理解和解释清代以来清水江下游区域社会变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和切入点。
						定价:¥118  ISBN:9787522813745
						
		
		
			
				
				
				 中国大运河年鉴(2023)丁延峰,胡梦飞,周广骞/2023-9-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繁荣兴盛的历史见证,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运河,积极推进运河河道升级改造,不断提升运河航运水平,挖掘弘扬运河传统文化,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使古老的大运河在新的时代发挥着重要作用,焕发出迷人的光彩。本书广泛搜集年度内与运河有关的各类资料,遵循年鉴的编写体例,按照政策法规、水利工程、航道运输、文化旅游、生态环保、学术研究、大事记几个方面进行编排,集中展现与运河有关的各类新规划、新举措、新动态,以期为相关部门提
						定价:¥168  ISBN:97875228243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