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 D63 国家行政管理】 分类索引
-
-
-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1949-1956)/人民日报学术文库
- 王建军,万方正 著/2020-5-1/人民日报出版社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迅速建立了在全国范围内的治理体系,从而巩固了胜利成果,一扫旧社会痼疾,构建起一个崭新的社会秩序。《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1949-1956)/人民日报学术文库》在回顾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对国家治理探索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党和政府如何围绕巩固和提高执政力构建国家政治治理体系,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构建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围绕塑造和提升凝聚力构建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围绕调动和激发社会活力构建国家社会治理体系,进而总结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治理体系构建的成效和经验。
-
定价:¥95 ISBN:9787511563132
-
-
博士生导师学术文库— 风险、危机与灾害:基于文化视角的解读(精装)
- 王郅强/2020-4-1/中国书籍出版社
《风险、危机与灾害》将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传统危机文化研究,讨论应如何在传统中国文化中汲取风险治理智慧,厘清我国“风险”、“危机”、“灾害”的词源内涵。第二部分为国外风险文化研究,对西方风险文化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提炼了社会学范式特征,第三部分为人类学视角下灾害文化研究,主要基于人类学的学科视角,首先从西南少数民族的灾害神话为切入点,分析跨文化灾害认知异同及对当代社会的功能,第四部分为我国当代风险文化研究。从现代性的结构变异为视角,认为走出风险社会的结构困境,建构合理的风险文化不失为
-
定价:¥95 ISBN:9787506877923
-
-
慈善组织公信力修复与重建研究/光明社科文库
- 秦安兰 著/2020-3-1/光明日报出版社
近年来我国慈善危机事件时有发生,慈善组织公信力下降,正面临重建的重任。《慈善组织公信力修复与重建研究/光明社科文库》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了影响慈善组织公信力的主要因素,发现披露真相、弥补错误修复策略的公信力修复效果好。慈善组织重建公信力路径是多维的,承担社会责任、建立或完善规范、承担社会责任、重塑形象、惩罚都是较好的重建公信力路径。《慈善组织公信力修复与重建研究/光明社科文库》还提出了慈善组织公信力重建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在理论丰富了慈善组织公信力管理研究。在实践上,为破解慈善组织信任危机提供参考,
-
定价:¥85 ISBN:9787519455804
-
-
-
博士生导师学术文库— 公共财政与政府整体绩效:基于第三方评价(精装)
- 郑方辉 著/2020-2-1/中国书籍出版社
《公共财政与政府整体绩效》包括财政绩效评价和整体绩效评价两部分,前者又细分为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和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分三篇共十三章,为国内探索政府绩效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的重要成果。郑方辉:管理学博士。华南理工大学政府绩效评价中心主任(广东省重点智库,CTTI来源智库),法治评价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广东省法学会重点研究基地),公共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
定价:¥95 ISBN:9787506877749
-
-
社会保障管理学新视野
- 张民省/2020-2-1/中国书籍出版社
《社会保障管理学新视野》立足中国社会保障管理实践的国情,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社会保障管理的发展脉络,既有较为全面的理论分析,又有zuixin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管理政策,还特别注重制度的解读和实际操作知识的介绍;本书知识体系完整、重点突出,内容简练、通俗易懂,有助于我国社会保障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非常适合高等学校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学习或自学使用,同时对政府人力与社会保障、民政管理等部门,以及社会保险经办、社会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定价:¥99 ISBN:9787506878135
-
-
-
公众廉洁感知、满意度和政府信任关系的实证研究/光明社科文库
- 李春梅 著/2020-1-1/光明日报出版社
《公众廉洁感知、满意度和政府信任关系的实证研究/光明社科文库》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努力。首先,廉洁感知是三维度的。《公众廉洁感知、满意度和政府信任关系的实证研究/光明社科文库》初次探索并验证了廉洁感知的结构维度。以往对于廉洁感知大多都是定性的研究,运用定量的方法,采用调研实证分析进行论证的极为少见。《公众廉洁感知、满意度和政府信任关系的实证研究/光明社科文库》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备择模型择优比较,最后得出廉洁感知由三维度构成,分别是廉洁感知是由三因素构成的,分别是公众对政府机构
-
定价:¥78 ISBN:9787519455897
-
-
当代中国公益伦理精神培育研究
- 刘慧/2020-1-1/新华出版社
“公益伦理精神”是人们对公共领域中自己所处的共同体的公民身份、公民责任、公民权利,对政治生活的参与积极性等相关的权利、义务、责任等的自觉认知和履行,是公共领域正常运转和国家走向文明进步的标志。公益精神的培育形成是道德建设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构建公序良俗的和谐社会和个人的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书稿从公益伦理精神的概念界定出发,考察中国公益现象的演变、梳理公益伦理思想的思想渊源,针对当前中国社会的时代背景分析中国公益伦理精神缺失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实效性较强的培育途径。
-
定价:¥58 ISBN:9787516648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