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们
|
|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分类索引
-
-
中国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报告
- 朱旭东,李兴洲主编/2023-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报告(2022~2023)》是继《中国教育扶贫报告》(教育扶贫蓝皮书)之后,在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出的一部聚焦教育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蓝皮书。本书以助力与促进乡村振兴为目标,紧紧围绕我国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现实和问题,剖析成因,总结经验,探索对策。总报告对数字时代乡村教育数字化发展的行动与策略进行了研究;专题篇对农村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农村社区工作者治理能力提升、革命老区教育发展等各具特色的内容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省域篇从省域视角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在推进乡
-
定价:¥168 ISBN:9787522824871
-
-
-
中国创新人才发展报告
- 徐芳,何勤主编/2023-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本报告定位于中国创新人才,在界定创新人才概念的基础上,综合研判创新人才发展基础、类型、层次与态势。聚焦“科技创新人才与创新高地建设”,系统归纳了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以来创新人才发展的顶层设计与战略谋划、分布格局与结构层次、评价体系与趋势预测、区域探索与经验启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报告遵循“战略引领、评价分析、区域探索”的逻辑主线,对中国创新人才予以高度关注,揭示创新人才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基本规律
-
定价:¥188 ISBN:9787522821047
-
-
新时代中非文明交流互鉴
- 中国非洲研究院主编/2023-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非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为依据,在回顾不同历史时期中非文明交往的基础之上,系统梳理了中非在考古、旅游、文化、新闻媒体、学者与智库、地方与民间、青年与妇女等重点领域的交往实践,进而总结各领域交流合作的成就与挑战,思考合作提质增效的举措,从批驳西方文明冲突论、增进中非文明的自信、促进世界文明多样性、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等方面来阐述中非文明交流互鉴的重大意义。
-
定价:¥128 ISBN:9787522823904
-
-
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
- 李凤亮主编/2023-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数字与人文的融合已经是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这种融合趋势与应运而生的新经济对于当下的经济和文化格局提出了新的诉求与挑战。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科技与人文建设以及数字人文的建设与发展在区域发展中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配置、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3)》正是在此背景下开展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实践、文化产业观察、数字人文和数字创意产业等方面的研究。在文化科技融合的总趋势下,本书关注产业、技术、数字人文融合与文化强国的建设实践,配合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
-
定价:¥128 ISBN:9787522825342
-
-
科技自立自强的中国道路
- 李源,郭跃文[等]著/2023-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承担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使命和战略任务。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本书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维度,探讨了新型举国体制下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理论逻辑,系统分析了从传统举国体制到新型举国体制下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历程及其不同特征,重点梳理了北京、上海、安徽、广东等战略科技力量集聚高地的地方实践,比较借鉴了美国、英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等科技领先国家的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模式,初步揭示了中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经验,提出了在新征
-
定价:¥258 ISBN:9787522822433
-
-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 谢来风著/2023-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理论进展等进行了分析,梳理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与实践,对比了世界主要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三种模式,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实际、战略定位和目标,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应采取的模式及主要路径。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技术、模式等持续涌现和迭代,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发展、转移和演变也在快速变化。作为一个新兴的、极具潜力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受到全球瞩目。本书致力于为政府部门、研究机构
-
定价:¥148 ISBN:9787522822235
-
-
-
-
不上补习班,孩子也能自主学习
- 张万里/2023-1-1/中国言实出版社
这是一本长篇小说,从东北一路艰辛逃难到荒无人烟的岩上避难的陈钦一家,用双手在岩上这山石旮旯的不毛之地上建起了第一个棚子,他们以打猎为生,此后一家人又白手起家,建起了第一间石墙茅屋,随后,从四面八方陆续逃难来了很多村民,在陈钦的团结带领下,大家徒手把山石旮旯地开辟成了好土良田,开始把岩上村建成了一个像样的小山村。陈钦有两个儿子,大的叫杨少明,小的叫杨少清,(因为三代还宗改姓杨),陈钦去世后,杨家受到了当地土匪秋家的欺压,杨家誓死不从,奋起反抗,杨老爹和杨健明被父辈逼走逃生,他们在无人之境的大山里遇
-
定价:¥48 ISBN:97875171424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