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 G3 科学、科学研究】 分类索引
-
-
技术预测:我们如何科学地洞察未来
- 袁立科/2023-3-1/科学出版社
技术预测是我国科技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常规性工作,已经成为科技战略和规划编制的重要支撑。本书重点关注愿景需求—现状评价—预测调查—技术选择—路线图的技术预测研究逻辑,层层剖析,强调不同逻辑环节上方法的适用性,从整体上回答“为什么要进行技术预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我们有什么样的技术”“如何评估这些技术”“如何选择这些技术”“走什么样的技术发展路径”等问题,为综合集成各方面专家智慧,科学、规范开展技术预测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
定价:¥138 ISBN:9787030751447
-
-
传承与创新:新时代科技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 高随祥,吴静,张艳荣/2023-3-1/科学出版社
本书从“科学家精神”“科技管理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合作与竞争”“人才队伍建设”五个部分,阐述了对新时代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本书既有以我国科学家的具体事例为基础的对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深入分析和阐述;又有从科研机构党建工作、原始创新策源地打造、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对科技攻关的组织、实施和管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的政策性建议;还有就基础研究如何支撑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如何构建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如何形成基于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定价:¥148 ISBN:9787030726742
-
-
隐性知识流转网成员合作机制研究
- 张宝生/2023-3-1/科学出版社
知识网络内部隐性知识流转是成员之间知识、技能、思维模式、经验技巧、认知等交流共享的过程,合作是隐性知识流转网的功能实现和顺利运行的基础。本书对隐性知识流转网的成员合作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包括:隐性知识流转网的内涵和组织形式,其成员合作的特点、类型、基本内容和合作意愿,以及网络结构特征对成员合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隐性知识流转网成员合作行为策略选择、合作过程中的知识融合机理、成员错时空合作的知识损失现象和错时空合作的行为策略、成员间的合作共生关系、知识溢出现象、合作周期过程等内容,提出促进成员合
-
定价:¥88 ISBN:9787030716095
-
-
凝练科学问题案例
- 本书编写组/2023-2-1/科学出版社
为引导科研人员围绕四个面向凝练科学问题,提升科研选题质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编写了本书。《全书以科学基金资助创新实践为基础,以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聚焦前沿,独辟蹊径;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共性导向,交叉融通四类科学问题属性为框架,以科研人员发现问题、凝练方向、勇于探索的心路历程为主线,以学术同行的点评和管理人员的观察为视角,汇集科技界各方智慧,形成了凝练科学问题案例共81个,为科研人员凝练科学问题提供参考。
-
定价:¥96 ISBN:9787030747709
-
-
中国创新人才发展报告
- 徐芳,何勤主编/2023-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本报告定位于中国创新人才,在界定创新人才概念的基础上,综合研判创新人才发展基础、类型、层次与态势。聚焦“科技创新人才与创新高地建设”,系统归纳了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以来创新人才发展的顶层设计与战略谋划、分布格局与结构层次、评价体系与趋势预测、区域探索与经验启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报告遵循“战略引领、评价分析、区域探索”的逻辑主线,对中国创新人才予以高度关注,揭示创新人才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基本规律
-
定价:¥188 ISBN:9787522821047
-
-
科技自立自强的中国道路
- 李源,郭跃文[等]著/2023-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承担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使命和战略任务。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本书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维度,探讨了新型举国体制下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理论逻辑,系统分析了从传统举国体制到新型举国体制下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历程及其不同特征,重点梳理了北京、上海、安徽、广东等战略科技力量集聚高地的地方实践,比较借鉴了美国、英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等科技领先国家的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模式,初步揭示了中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经验,提出了在新征
-
定价:¥258 ISBN:9787522822433
-
-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 谢来风著/2023-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理论进展等进行了分析,梳理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与实践,对比了世界主要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三种模式,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实际、战略定位和目标,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应采取的模式及主要路径。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技术、模式等持续涌现和迭代,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发展、转移和演变也在快速变化。作为一个新兴的、极具潜力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受到全球瞩目。本书致力于为政府部门、研究机构
-
定价:¥148 ISBN:9787522822235
-
-
-
中国基础研究竞争力报告2022
- 钟永恒,刘佳,孙源,等/2023-1-1/科学出版社
本书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创新平台、高端人才、学术论文、发明专利、国家科技奖励的相关数据,构建基础研究竞争力指数,对我国的基础研究竞争力展开分析。本书主要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研究竞争力整体评价报告。本部分从基础研究投入和基础研究产出两个方面展开,并对其基本数据进行分析及可视化展示。第二部分是中国省域基础研究竞争力报告。本部分以各省级行政单元(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各地区的基础研究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与排名;然后分别从优势学科分布及其重点研究方向
-
定价:¥98 ISBN:9787030739179
-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执行百问
- 吴鸣,郑楠,张兆华/2023-1-1/科学出版社
本书从项目团队的角度出发,梳理并回答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从申报、执行到综合绩效评价各阶段可能遇到的各种类型的问题。全书共分为八篇,分别为申报篇、角色篇、执行篇、成果篇、测试篇、数据篇、财务篇、评价篇,总结并提出了在项目申报、执行、综合绩效评价全过程中出现的角色定位和职责、推进与调整、研究成果及知识产权、测试评议、科学数据汇交、财务管理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与解答。
-
定价:¥98 ISBN:97870307400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