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 D 政治、法律】 分类索引
-
-
-
-
古镜今鉴——《群书治要》故事选(摘选事典二百三十二则,内容涵盖君德、臣行、修身、治国、用人、女德,“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群书治要》考译编委会 选编/2013-5-1/中国华侨出版社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初年命魏徵、虞世南、褚亮、萧德言等名臣,从经、史、诸子百家著述中整理辑录历代帝王治国理政史料,撷取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而成的一部资政巨著。它令唐太宗实现了“贞观之治”,此部尘封千年的治国宝典,现在重新为各国政要所瞩目。本书自《群书治要》中节录事典二百三十二则,分为六卷,内容涵盖君德、臣行、修身、治国、用人、女德等,旨在让读者通过读故事而明事理,从历史人物和故事中收获“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镜鉴之效。
-
定价:¥29.8 ISBN:9787511332363
-
-
-
-
中国治理评论:第3辑(2013年第1期)
- 俞可平 主编/2013-4-1/中央编译出版社
治理指的是公共权威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治理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世界与当代中国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中国治理评论》集中关注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强调全球视野与中国关怀,倡导问题意识,鼓励学对话。本刊内设主题探讨、中国治理、海外治理、全球治理、学术动态、书评等栏目,将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哲学等多重视角,就中国民主治理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力图成为中外治理研究的高端学术平台。
《中国治理评论》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和清
-
定价:¥49 ISBN:9787511716309
-
-
城市化、国家建设与当代中国农民公民权问题研究
- 易承志 著/2013-3-1/中央编译出版社
建设现代国家是中国现代政治的主要走向,现代国家的形成和成长需要经历现代化和国家建设两个环节;城市化则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核心特征,而现代国家的形成和成长过程又是不断赋予和发展公民权的过程。由此城市化与公民权,尤其是农民的公民权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国家过程中相互联系的两大主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化本身经历了从总体受限到迅速推进,再到持续发展的深刻转交:与此相应,农民的公民权问题也经历了从受到遮蔽到逐渐显现,再到日益凸显的转变.二在上述过程中,中国城市化的实质是什么?中国农民的公民权问题为何会从遮
-
定价:¥58 ISBN:9787511716170
-
-
全球化视域下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 陈海燕,臧秀玲,杨素群,李伟 著/2013-3-1/学习出版社
为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决定自2010年始,设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每年评审一次。入选成果经过了同行专家严格评审,代表当前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前沿水平,体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学术创造力,按照统一标识、统一封面、统一版式、统一标准的总体要求组织出版。
-
定价:¥66 ISBN:9787514703221
-
-
-
19世纪俄中关系:资料与文献(套装上中下册)
- [俄] B.C.米亚斯尼科夫 编/2013-2-1/广东人民出版社
《19世纪俄中关系:资料与文献(套装上中下册)》共收集了536份原始文件,基本上反映了1803-1816即清朝嘉庆年间的中俄关系的实况。其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俄国为了扩大对华的政治、商务利益而于嘉庆十年向中国派遣庞大的“戈洛夫金使团”,企图通过谈判迫使清朝扩大中俄贸易,解决两国边界等政治问题,实现俄国在黑龙江的通航等;二是俄国为了实现其久已预谋的渗入广州贸易圈子的企图,暗遣名义上进行环球航行的两艘军舰,满载皮货,突然访问广州,请求贸易。结果是,两艘俄船虽侥幸成功在广州贸易,但戈洛夫金
-
定价:¥240 ISBN:9787218061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