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 F83 金融、银行】 分类索引
-
-
牛市的理由
- [美]马丁·弗里德森(Martin S. Fridson)/2024-1-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马丁•弗里德森对100年间美国股市10次大牛市的考察。和很多分析师一样,弗里德森相信研究市场过去的表现可以找到市场未来走向的线索。作为华尔街最有思想和洞察力的分析师之一,他的方法独特而简单:研究1900年以后的100年间,年均回报超过35%的10次大牛市。这些大牛市有什么共同点?我们怎么样才能预知下一次牛市的到来?书中呈现了当时的经济金融数据、官方政策,还收录了《巴伦周刊》《文学文摘》等著名刊物当时对市场的评论。而且他把当时各色著名人物的市场言论和表现也写进去了。本书发现了促生
-
定价:¥118 ISBN:9787300316963
-
-
-
中国金融监管现代化研究——以全球化为视角的分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田宏杰/2023-10-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金融全球化是一个涉及广阔经济思想背景和政府监管理论的话题,其在数字时代的全球迅猛推进,对各国金融发展和金融监管体制变革乃至全球治理体系重塑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书以制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行政法学等学科交融的研究范式,对金融全球化的系统内涵、两面效应及其与金融风险的防范和金融监管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和国别考察,包括金融监管的历史演进、功能定位、善治原则,尤其是对中国金融监管的制度变迁和运行状况等进行了系统实证研究和全新审视诠释,进而提出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重构,既应当秉持以金融
-
定价:¥88 ISBN:9787300320212
-
-
投资动机与众筹效果:基于文本分析的方法
- 王洪伟,袁翔/2023-10-1/科学出版社
在众筹平台上,投资者自述和项目描述是投融资双方沟通的重要方式,也是影响众筹效果的关键因素。本书以投资者自述和项目描述两类文本型数据为对象,采用文本挖掘与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投资者动机与众筹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内容包括:基于投资者自述,分析内部和外部动机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基于项目描述,分析内部和外部动机线索对融资结果的影响;基于投资者自述,分析自我和他人导向动机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基于项目描述,分析自我和他人导向动机线索对融资结果的影响;考虑情感特征的调节作用,分析动机线索对融资结果的影响
-
定价:¥128 ISBN:9787030765727
-
-
银行业的未来与人工智能
- [英]托尼·博伯尔(Tony Boobier)著,徐超 译/2023-10-1/清华大学出版社
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分析等新科技的出现,银行业“一切照旧”已不再可能,未来银行业主要做的事情可能是管理金融数据和数字资产。如何运用数据产生价值—更能以客户为中心、提高运营效率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将成为银行业未来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如苹果公司追求**的客户体验一样,被新科技重塑的未来银行可能更像是一家咖啡厅或商店。本书从介绍一些基础概念开始,并逐步深入探讨,对新科技如何重塑未来银行业感兴趣的读者非常适合阅读本书。
-
定价:¥118 ISBN:9787302589785
-
-
绿色金融:效率与监管
- 邓翔 著/2023-10-1/人民出版社
二氧化碳排放及其引起的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绿色发展需要大量的绿色资金投入,而绿色金融是弥补绿色发展资金缺口的重要方式。从全世界范围看,绿色金融本身亦是不断成长的新生事物。绿色金融的效率体现在金融机构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实现技术与产业结构的变革。而该效率离不开金融监管的效率。本书旨在讨论,在新发展阶段,中国绿色金融的规模与各参与主体的效率,如何突破当前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困境,建立高效的绿色金融监管体系,从而推动中国绿色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具体地,本书主要探讨了以下问题:
第一篇
-
定价:¥89 ISBN:9787010257488
-
-
-
-
-
我国金融资源错配的形成机理与效应研究
- 李萌著/2023-9-1/经济管理出版社
本书围绕金融资源错配这一主题,主要研究两大问题:(1)我国金融资源错配的形成机理,包括内在形成机理和外在形成机理;(2)金融资源错配的效应分析。在这部分,本书分别从行业间金融资源错配的效应以及企业间金融资源错配的效应展开研究。针对于行业间金融资源错配的效应,主要探究了金融资源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减损效应。
-
定价:¥98 ISBN:97875096924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