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书》是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学术理论和临床经验的代表作,书中新方八阵是张景岳结合本人临床经验创制而成的新方。与古方八阵相对而言,新方八阵所列诸方组方严密,配伍合理,疗效显著,具有极高应用价值。全书首先介绍张景岳的生平和学术成就,选择景岳新方50首,以每一方为一单元,分原文摘录、临床应用、精要说解等项予以剖析,做到
书由天津市中医药医史文献专家收集津沽医派医家自金代末年至民国时期编著并刊行的著作,进行整理、校正、点评。津沽中医在数百年来,不断地发展和融合,形成了具有地方文化特点的医学流派津沽医派,是天津市中医药文化的宝贵财富,对津沽医派的著作进行抢救性挖掘与整理,具有极大的地方性文献价值和中医文化价值。第一辑收录:《补注瘟疫论》,
本书包括医文赏析和图解《标幽赋》两部分。其中医文赏析部分精选22篇医古文原文,让读者从古文中感受中医,从源头了解中医。原文配有拼音,之后附有词语解释、释义以及课外练习,方便读者诵读记忆。《标幽赋》是针灸歌赋中的名篇,全文首谈经络,次论候气、论针、取穴等内容。全文朗朗上口,易读易记。本次整理在原文加注拼音,附有词语解释、
本书稿为侯天印老师在自己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载之际撰写的回忆小记,是侯老师随笔写在社交平台的杂文的集合。全书共包括了92余篇杂文,包含了侯老师在南海舰队422中心医院工作和生活中的中医智慧以及对中医理论的理解,特别是中医理论中的饮食的智慧、情绪管理的智慧、体格锻炼的智慧等。全书贯穿侯老师中医从医生涯的各个阶段,以漫谈的
本辑《中医典籍与文化》主题为博物学与传统医学,主要以博物学中的医药知识为切入点,而兼及中医文献研究、最新医学研究和学术活动的概览等。本辑共收录文章18篇,着重于多学科交叉的视野拓展及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世补斋医书全集》是一部医学丛书,清代陆懋修撰,包括《前集》(一作《正集》)和《后集》(一作《续集》)两部分。《前集》刊刻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收录著作六种,均为作者自撰。《后集》由陆润庠刊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收录陆懋修重订傅山、汪绮石等人著作四种。《前集》以明医理,《后集》用以辨误。作者尊《内经》及《伤
本书为清代罗绍芳撰写的一本综合性医书,共十二卷。书中收载门类较全,包括伤寒温热瘟疫、痢疾、疟疾、失血、猝倒、喉舌、痉病、肿胀、癃闭、杂症、杂论、妇人凡十二门,对中医基本理论及临床各科均有阐述。在本书中罗绍芳提出伤寒、温热、瘟疫有别,施治不得相混,瘟疫具有传染性,乃秽气从口鼻而入;认为刘河间、朱丹溪治痢用寒凉,张景岳治痢
本书为《读经典做临床系列》丛书之一,精选《医学发明》《医学传灯》《冷庐医话》三本医话经典古籍原文,并加以导读,介绍古籍的成书背景、作者生平及学术特点,对中医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适合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供中医药爱好者参阅。
本合集所选版本皆为馆藏善本,未删削,为足本,精校精注,且为旧刻本,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等特点,是全面、深入地了解古中医的重要资料。本合集包括《伤寒杂病论》4册,《神农本草经》2册,《黄帝内经太素》4册,《难经》2册。
本书主要内容为李今庸对老师蒋笠庵医学遗著的整理,包含三种著作《伤寒论讲义》和《金匮要略讲义》《方剂学讲义》。本书所收《伤寒论讲义》《金匮要略讲义》《方剂学讲义》,是蒋老在20世纪50年代编著的,由李今庸老整理,由李今庸老内部铅印,作为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培养中医进修人员和中医师资队伍的专用教材。在时隔近70年后的今天,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