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信息学是一门以生物学、数学和信息科学为基础的交叉科学,它通过综合运用数学和信息科学等多领域的方法和工具对生物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分析和解释,来阐明大量生物数据所包含的生物学意义。本教材内容包括生物信息学概念及发展历史、生物统计学基础、生物信息学资源、序列测定与分析、基因组学及宏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表观遗传与转
生物信息学作为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已经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已然深入生命科学的方方面面。本教材是生命科学“101计划”核心教材之一,涵盖6大模块13章内容,第1章、第4章奠定生物信息学基础与资源;第2章、第3章引入生物统计与人工智能;第5章、第9章(部分内容)、第11章阐释序列、结构与功能的理论基础
本书系统介绍了生物分离工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和工艺流程,包括生物分离工程中常见的单元操作,如发酵液预处理及液固分离、离心、细胞破碎、沉淀、膜分离、萃取、色谱分离、磁分离、电泳、结晶、蒸发与干燥等。通过纸数融合的形式详细介绍了这些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点、应用范围、操作过程、影响因素、常用设备等。同时,结合编者团队自身的科
《细胞培养技术》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入选“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教材秉持“做中学、行中导”理念,构建符合企业细胞培养岗位需求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内容体系,同时融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和行为引导等现代职教方法,聘请企业一线专家参与教材建设,开发企业真正用得上的教学内容。教材中的六个模块均取材于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包括“
本书主要介绍酶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生产应用及酶工程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全书共9章,内容包括绪论,酶的认识,酶的发现,酶的改造,酶的分离、纯化与制剂制备,酶的固定化,酶催化,酶反应器与过程技术,酶的应用。本书可供高等院校酶工程、生物工程、生物化工、生物技术、合成生物学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
生物分离实验技术(胡永红) 第2版
本书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战略发展研究报告:对国内外生物科学本科教育教学的现状进行调研,较为系统地整理了国内外生物科学学科布局、人才培养模式、人才需求和课程体系方面的现状,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二部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典型案例:汇集33所拔尖高校(国家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32所高校和西湖大学)在生物科学
现代酶工程(第二版)
本书是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十四五”重点教材项目推出的新形态教材之一,主要介绍围绕酶的应用发展起来的酶工程技术,如酶活力测定、酶的分离纯化与制剂制备、新酶的筛选与异源表达、酶分子修饰、酶的固定化、酶反应器和酶的非水相催化等,共9章。根据学科发展及行业需求补充了酶的连续测定及多学科交叉部分,如“数据库挖掘新酶基因”等内容。
本书包括生物信息学概述、生物信息学的生物学基础、生物数据库基本知识(核酸数据库、蛋白质数据库、文献数据库)、序列数据库、蛋白质数据库、基因序列比对、蛋白质序列比对、系统发育分析、基因预测、蛋白质结构分析与预测、亚细胞定位、药物辅助设计、叶绿体基因组的组装、线粒体基因组的组装等内容。每章的关键操作均录有视频,通过扫描二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