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的文献大都是马克思恩格斯遗著的手稿、提纲、笔记、书信和札记等,1924年开始出版。由俄共(布)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在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同时设立《马恩文库》编辑部进行整理出版,院长梁赞诺夫任主编。到1930年共出版了5卷。为了区别于后来出版的《马恩文库》,学界一般称5卷本为旧版《马恩文库》。1931年,马克
本书内容包括: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理论的三重向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特征及价值超越论析、居安思危: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持续的忧患意识、唯物辩证法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三维审析、伟大建党精神增强青年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中国共产党青年话语机制的百年探索经验及启示、论共青团百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变”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教学设计》是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发展研究生核心课程教学设计丛书之一,依托马工程教材《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内容设置和课程目标而定,旨在有效帮助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教师引导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这门课程,把教材内容更为有效地转化为教学内容和设计,从教学课程设计方面使学生
本书内容包括:向毛泽东学战略思维;向毛泽东学世界眼光;向毛泽东学哲学头脑;向毛泽东学调查研究;向毛泽东学读书学习、向毛泽东学政策策略、向毛泽东学工作方法、向毛泽东学统战艺术、向毛泽东学军事才能、向毛泽东学知人善任、向毛泽东学廉洁奉公、向毛泽东学百姓情怀、向毛泽东学写诗作文、向毛泽东学人格魅力。
著作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时代背景中,基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进行了生态思想的整体性解读,但又没有限于《1844年手稿》现有的逻辑次序,而是从人与自然的形而上学批评、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评、未来生态社会的建构三个维度进行了生态面向的解读与重构。在人与自然的形而上学批判维度,通过学术史探究的方式挖掘马克思
本书稿为影印本,分为三卷。第一卷收入马克思《哲学的贫困答蒲鲁东先生的〈贫困的哲学〉》的三个版本,包括1847年法文本(PARIS,A.FRANK;BRUXELLES,G.VOGLER,C.)、1885年德文本(STUTTGART,DRUCKUNDVERLAGVONJ.H.W.DIETZ.)和1910年英文本(CHICA
本书稿为《马克思与恩格斯遗著集》影印本,底本是由德国弗兰茨·梅林编辑,于1902年由迪茨出版社出版,分为四卷。本书装帧典雅,印刷精良,内容全面。《马克思与恩格斯遗著集》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集,对于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出版说明介绍了本次影印出版的《马克思与恩格斯遗著集》的版本,并细致
本书立足于马克思的原著,以马克思唯物史观萌芽、形成、成熟三阶段为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分期的依据,在精神生产的视角下梳理和阐述马克思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思考和阐述。??在马克思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的每一个时期,作者首先介绍马克思在此阶段撰写的代表性著作和写作的时代背景,交代清楚每个时期马克思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20世纪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逐渐成熟,并形成了自身的传统。加强对这一传统的研究,不仅可以从一个侧面揭示20世纪以来中国教育学的发展历程,而且更有助于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功能,促进中国教育学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本书遵循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就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传统进行了全面、动态、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本书提出《德意志意识形态》(下简称《形态》)建构了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形态》的生产方式理论包含有交往的逻辑,进而增添了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缘此搭建起内涵更加丰富、立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态》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所做的广义的、系统化的表达,为其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规划了总体格局,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