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24)》(经济卷)由总报告、产业发展篇、创新发展篇、开放发展篇、专题研究篇5个部分组成。总报告全面总结了2023年南宁市经济发展成效,对2024年南宁市经济发展形势做出了展望,并提出了促进南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产业发展篇分别总结分析2023年南宁市工业、农业、商贸流通业、文化旅游业
《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2023~2024)》由总报告、振兴突破篇、现代产业篇、农业农村篇、专题研究篇、民生提升篇组成。书中指出,2023年东北地区实现了4.7%的经济增速,呈现了产业结构显著优化、工农业产品保障有力、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市场恢复加快、财政收支和融资领域稳中向好、对外经济贸易出口迅增、市场主体活力积极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
《中原城市群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首先测度中原城市群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程度,从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出发,依据相关理论和构建原则,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动态因子分析法确定权重,测度生态保护水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依据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同的机理,选择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生态保护
本书是世界银行《政策影响评估实践手册》的第二版。该手册于2011年首次出版,已被实践部门以及世界各地的学术界广泛使用。第一版被翻译为英语、法语、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版本以在各国使用。本版涵盖了政策评估的最新技术,包括最先进的实施建议以及方便读者借鉴的案例研究。全书包括四部分十七章内容。第一部分政策影响评估导论(第一章和第
本书是作者主持的同名浦江人才计划项目的结项成果。本书以亚太区域价值链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亚太区域生产体系的变革和分工模式,及其呈现出的新格局和新变化,研判亚太价值链的重构趋势,以及当今世界济政策不确定性的现象对亚太价值链重构造成的冲击,同时系统考察中日韩三国向东盟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对母业结构调整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为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在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持续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减贫交流合作,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组织撰写了《东盟减贫与发展年度报告2024》,全面回顾近年来东盟国家减贫进展。本报告采用描述分析和对比分析,根据世界银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及东盟秘书处等国际机构公布
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是中国道路的老区样板。本书按照理论实证案例的研究范式,立足当前振兴发展的12个重点连片革命老区,实证分析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在提供革命老区复兴理论观点与实践总结,探索老区振兴的有效途径。
为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动构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全球减贫与乡村发展交流合作,中国国际减贫中心精心梳理研究成果,推出全球减贫与发展经验分享系列,旨在跟踪全球减贫进展,分析全球减贫与发展趋势,总结分享各国减贫经验,为推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参与全球贫困治理提供知识产品。由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本书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从经济发展路径的稳定性、可持续性以及创造性的角度构建经济韧性理论模型,对韧性理论进行扩展和延伸,在此基础上,从整体上对经济发展质量及其韧性和从局部角度对我国经济质及韧性和经济量及韧性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解释,在面上对全国272个地级市经济发展路径稳定性以及可持续性进行分析;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