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研究》秉承一切以事实为准的学术传统,弘扬严谨求真的优良学风。追求学术真理,提倡探索创新。田野调查、学理研究、实践应用并重。立足汉语本体,关注汉语的形成、发展及演变规律的探索。注重跨语言比较,努力探寻汉语与其他语言之间的关系。就各种学术问题展开讨论与争鸣,发现新材料,吸收新成果,提出新观点,丰富语言学理论,进一步推
本书从语言类型学的视角,对比研究了汉日语关系从句的句法与语义特征。考察对象主要包括学界较少关注到的旁语可及性等级序列、关系从句标记的类型与分布、关系从句结构在主句中的分布特征、生命度等级序列关照下的被修饰名词语义特征、关系从句与主句的逻辑语义关系。本书使用语料库中大量真实的汉日语语料,在量化统计各类关系从句分布的基础上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孔子的时代和家族、青少年时期、成家立业、早期的两次出国经历、四十不惑、出来做官、离开鲁国去卫国、周游各国等,共十章。具体内容包括:从西周到东周:失去秩序的时代;春秋时期的鲁国;孔子的祖先:妻子太美的孔父嘉等。
“新双双中文教材”是“双双中文教材”的第二版。这是一套专门为海外学生编写的中文教材,由美国加州王双双老师和中国国内专家共同努力,在海外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套教材共15册,识字量2500个,包括了从识字、拼音、句型、短文的学习,到较系统地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教材除语言教学的部分外,还介绍了中国地理、历史、哲学等方面
《汉语教学学刊》是北京大学汉语教学研究中心主办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刊物,主要发表以下领域中的学术文章:(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研究;(2)汉语学习与认知研究;(3)面向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本体研究;(4)跟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相关的中国文化、文化对比与跨文化交际研究;(5)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研究著作的书评与译
本书对海南岛的六个地方进行了调查,分别是大昌村(海口市美兰区)、博鳌镇(琼海市博鳌镇)、东澳镇(万宁市东澳镇)、黎安镇(陵水黎族自治县黎安镇)、感城镇(东方市感城镇)以及昌江镇(昌江黎族自治县昌江镇)。本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六地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及音系特点;第二部分为六地方言1000个单字的“语音对照表”,并列
文字改革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自1949-1985年,新中国文字改革围绕三大任务——整理和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来展开,1986年以后语言文字工作重点由文字改革转向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文字改革这个提法逐渐被语文现代化所取代。虽然语言文字工作内容有了各种延伸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导论;情感与情感构式;喜悦类情感构式考察;愤怒类情感构式考察;悲伤类情感构式考察;恐惧类情感构式考察;复合类情感构式考察;情感构式产生的认知机理分析;结论。
"《体验汉语口语教程(第2版)》适用于母语非汉语的外国人学习汉语口语。教材以《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为基础确定教学等级,结合《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确定难度,并参考《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的“国际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建议表”确定教学主题和教学内容。教材共10册,分为初级(4册)、准中
本书从语篇类型和语篇结构出发,综合运用篇章语法和文章学的理论与方法,考察叙事语篇、论证语篇、说明语篇、新闻报道、新闻评论中的复句使用情况。叙事语篇、论证语篇、说明语篇是三种基本语篇类型,新闻报道隶属于叙事语篇,新闻评论隶属于论证语篇。基本语篇类型与下位语篇类型相结合,有助于更加清晰地展示宏观语篇对于微观复句的影响。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