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梁纪:天台山石梁云端秘境》是一部随笔集。文字轻松,笔意放达,雅俗共赏,图文并茂,展开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卷。作者信手拈来,笔触所及,凡历史流变、风景名胜、古道村落、人物轶闻、诗歌散文、禅道艺术、风土特产,融合真挚深厚的情感,全方位生动细致地呈现天台石梁的自然人文秘境。在云端之上,在莲花之顶,一起享受这一方乡土带来的智
本书为散文集,书中收入了作者四处游览的散文、随笔,共分为五辑:福建篇、山西篇、河北篇、内蒙篇、广东篇。收入了《客都梅州好地方》《人在武夷山水间》《并不遥远的地方》等二十余篇文章,文笔老到,有趣耐读。
也许,这是“史上最漫长的婚礼”。小姬和三兽,用一年半的时间,走遍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世居地,历尽千辛万苦,寻找当地的传统民族服装。他们的执着与坚持,一路上感动了无数人,也得到了无数人的帮助。每到一处,他们穿上当地的民族服装,认真地拍一张照。本书记录了这场持续了一年半、跨越整个中国的特别的婚礼,这是两个人的追梦,也是五十六个
作为文体概念的“古文”,是由唐代的韩愈提出的,它指的是上承先秦两汉散文,与骈文相对立的单行散体之文,不受对仗声律等形式限制。本书是2017年度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子课题,精选未经影印出版的古文选本30多种,每种均撰写有详实的提要。从总体上反应唐宋以至清末古文选评的概貌,可补史传研究之不足,补古代散文文献整理与研究之不足。
作者通过14年从未间断的跑步,战胜了医生们认为不治的糖尿病。在QQ上写出近30万字的《奥森日记》。记载了怎样从上楼都困难,到能够在4小时内完成马拉松的全程,在60岁成为国家3级运动员的过程。记载了在跑步中所看到的自然之美,感悟到的人生哲理。介绍了很多在跑步中认识的朋友,他们中有国内外的马拉松世界冠军,也有像作者一样的糖
时代的潮流打着漩涡,从每个人身边席卷而过,从互联网和周遭环境中,无数的信息、价值观、思维模式时时刻刻在冲击头脑。而首当其冲的,正是面临着建立自我同一感的难题,在"象牙塔"与社会现实之间徘徊的年轻一代。围绕目前95后、00后在现实生活中的困惑、迷惘与探索,《少年,醒一醒》秉持了曹卢前一部著作《也许事实不是那样》的犀利文笔
《中国文脉》同样收入“余秋雨文学十卷”中,该书以中国文字起源为引,从《诗经》讲起,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楚辞,再到秦汉时期的大一统与书同文对文学的影响,汉赋及“无韵离骚”《史记》,魏晋时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贤”等文人雅士的诗作文采,再到唐宋诗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一气呵成,使历史与现实相沟通,文理与形象相交融,为广
《门孔》收入“余秋雨文学十卷”,余秋雨先生以大量的篇幅叙写他与文化大家巴金、黄佐临、张培恒、陆谷孙、张可、王元华等,以及海峡对岸的白先勇、林怀民、余光中等的交往。透过精美的文字,让读者看到这些文化前辈们,在艰难当中的努力、坚持,在门孔里面守护门庭,又在窥视着神圣,这样的一个过程。
本书收录了桥上桥下、故乡的两棵树、枇杷熟了、那个趴下的碗、地瓜、麻、戴口罩的洗脚妹、麦子的味道、红衣女孩、六元钱、有一种爱叫感恩、卖冰棍、大城市小梦想、无声的感动、重游仙门寺、如此乞讨等作品。
本书主要收录了1984—2014年间,浙江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致山西大学教授、历史地理学家靳生禾的89封书信,以及致山西剧作家寒声的7封信札。这些信件不见于人民出版社14卷本《陈桥驿全集》之中,为首次影印、整理、注释出版,其中不仅涉及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与发展的不少细节,也是浙、晋两地学者间深厚情谊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