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教材根据学习者学习逻辑顺序,以介绍金融基础理论和实务知识为主线,以货币资金运动、信用活动并与之密切联系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为载体,以货币政策与金融调控为主要手段,反映国内外金融发展趋势。本教材充分吸收高等教育金融类专业课程改革的成果,将金融行业职业岗位要求纳入教学内容,坚持“知行合一、工
国内投资市场无法满足你的收益需求时,你是否考虑过放眼全球?聪明投资者共同的选择:构建全球投资组合。本书深度剖析全球资本市场:股票、债券、黄金、外汇、房地产、衍生工具,揭示了对冲基金中全球投资的重要性,为放眼全球的投资者揭秘全球资本市场的投资理念、策略和操作方法,是一本全面而易懂的全球市场投资实用指南。
本次发布的《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报告(2020)》是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对于绿色债券研究工作的又一次有益尝试。在副院长史英哲教授的领导下,研究院绿色债券团队从过去一年中国债券市场的整体形势出发,对于绿色债券市场形势做出了整体研判。其中包括对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背景、境内贴标绿色债券市场、境内贴标绿色债券品种、
《中国区域金融稳定报告(2020)》由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稳定分析小组编写,从整体上把握了2019年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情况,从金融业、证券业、保险业、银行间市场等角度,详细介绍每一个地区的基本情况、面临问题及解决方案,对金融从业人员及经济金融研究工作者有着很好的参考作用。本次报告将全国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报告摘
2019年,人民银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的重要讲话精神,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全国+地方”的作用,紧扣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要求,发展征信
《微弱经济与普惠金融: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20)》从“微弱经济与普惠金融”的角度来解读普惠金融,并讨论普惠金融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微弱经济的国民经济地位,本部分从普惠金融的社会和经济双重目标的视角,讨论各类微弱经济体在社会和经济的重要性,以及为他们提供的合适的可负担的金融服
金融领域受到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关键技术发展的影响,金融实务的变化对金融教育提出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创新的要求。如何更多、更好地培养我国以及上海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金融人才,是我们面临的重大历史使命。为了更好地总结金融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心得体会,编者出版了《金融教育论丛(2020第1辑总第5辑)》,以期
党的十九大把金融稳定列为三大攻关项目之首,把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列为国家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论中国金融体系的主要矛盾与稳定发展》一书系作者多年研究心得。作者从分析中国金融问题入手,结合中国经济改革的特点,提出中国金融体系的主要矛盾是中国金融问题的全局性与渐进性改革的局部性之间的矛盾。随后深入分析了中国金融稳定
2018年以来,为对冲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人民银行多次降准、降息,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但实体经济仍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结构性信用收缩的压力,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未能得到根本缓解。本书作者立足金融从业者和货币理论研究者的视角,尝试思考个中原因并寻求解决之策。本书从总量、结构和新机理三个层次展开递进研究,全方
本书连续三年公开出版,动态反映广西金融发展态势,包括3个主题报告、7个专题报告和附录。3个主题报告分别反映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在推进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与面临的挑战,并针对广西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7个专题报告分别围绕金融合作、银行管理、资产管理三个研究方向,凸显出金融前沿理论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