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诵读名家美文》丛书根据当下中小学生的阅读水平精心打造,分别从事与人、情与理、咏物、绘景几个角度精选现代名家散文编排而成。所选文章均为名家名篇,情感真挚动人、文字清新隽永,在拓展阅读面、提升写作能力之外,更给人以美的熏陶和享受。
本书精选《人民日报》副刊2019年发表的散文、随笔近百篇结集而成,主题采用了樊锦诗的同名散文“厮守,一眼千年”。“我与新中国”展现了名家、大家与新中国的情缘;“讲述”记录了普通人的平凡生活;“行走”将广阔中国的壮丽美景呈现在读者面前;“随想”将生活小事中体味到的别样感悟记录在案;“手艺”诠释了工匠精神。2019年散文精
这是一部集旅游日记、读书笔记以及人文地理杂记为一体的文集。《行思坐忆》分为“行思”与“坐忆”两部分。宋·袁去华《金蕉叶》词云:“行思坐忆。知他是、怎生过日。烦恼无、千万亿。诮将做饭吃。”读该书,可知大千世界之美,可解日常无聊之忧,可慰对历史文化相思之苦。是一本可以摆放床头、资为卧游、充作夜宵的闲书。书中有对民族文化的弘
本书是诗人商震的又一部长篇“问史”随笔。全书集历史、地理、人文于一体;纳思想、思辨、文学于一书。明写的是青泥岭“蜀道”,而我们看到的是社会发展之道、世间人心之道。李白的一首《蜀道难》,为“蜀道”奠定了“难”的基本色调,并且“蜀道难”已有了接近成语的用途。那么,人们为什么要感叹蜀道难?只有想走这条路的人,才会感到难。还有
从湄公河往上追溯,是澜沧江,是西双版纳,是多少家族的动荡和恩怨,是一个个民族的迁徙,是人间的喜怒、傲慢、自信和特立独行,是朝代的更替、荣辱和兴衰,是诗人的梦想、归宿和灵魂的挽歌。《从澜沧江到湄公河》展现了澜沧江两岸独特的风貌与人文,将历史的滚滚风尘与人间的喜怒哀乐相融合,以深厚、遒劲的笔力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与个体的价值追
“鲍尔吉”,是蒙古族诸部落中黄金家族的命号,作为草原之子,鲍尔吉·原野对大地有着天然的热爱和细致的体察。这本《大地雅歌》揭示了人与大地的某种神秘的关系,表达了一位作家对大自然的敬畏。全书宏观与细微具在,乐曲与画面共生,是作家向养育我们的这片天地的致敬。他以特质的语言鲜活地把大地、树木、河流、节气再现在书中
本书是作者的个人文集,包括“念”“想”“声”三个部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诗歌、随笔、散文作品,记录了作者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对人生、对艺术、对事业的点滴感悟,文笔优美,感情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作者于1933年至1936年从中国出发至欧洲游览,历经新加坡、斯里兰卡、印度、埃及,至欧洲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国家。本书为其两天所观所感、所见所得的整理。作者文笔优美,着力表现了中国一代知识分子初次与欧洲文化相遇的新奇感和冲击感。
1934年,王统照出国去欧洲。他先到伦敦,在大英博物馆阅读、抄录资料,又去剑桥大学研究文学,之后去非洲,游历了埃及,再回到意大利。本书为他此次旅程的游记汇编。这些作品集生活,学问,哲理于一体,受到了社会各界读者的喜爱,有很强的文学价值和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