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改革开放时期的风云人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主要执笔者,胡福明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特别是改革开放直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的家乡巨变、国家巨变。作者回顾了自己贫穷而快乐的童年时代、在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艰苦求学的青年时代,浓墨重彩地记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一文创作发表的经过及其在特殊
隋朝虽为大一统王朝,却国祚短暂,仅历二世而亡,之后义军蜂起,留给后人无数遐想。隋朝第二位君主隋炀帝杨广,因其残暴荒淫,一直以来饱受史家之诟病。固然,他屡次巡游,多番兴兵,使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然而,隋炀帝绝不是一无是处的。在本书中,著名出版人、历史学家郭志坤先生查考大量史籍,将与隋炀帝有关的一个个历史片段串联起来,从他
詹天佑,茅以升,卢嘉锡,王淦昌,一个个如星光般璀璨的名字,代表的是每一个专业科学领域*为杰出的精英巨匠。百年以来,中国的赛先生从一片废墟中艰难觉醒。在没有国界的科学海洋中,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将知识与青春无私献出。阅读他们的故事,感受永攀学术高峰的忘我精神,见证赤诚无私的报国情怀。
序颜长珂书荫兄命我为此书作序,给我出了难题。对他钟情的学问,我知之甚少,几乎是个门外汉,实在无从置喙。书荫对戏曲古籍研究的兴趣,大概早年就萌生了。197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招收研究生,他有幸成为张庚先生的的弟子。张庚对于戏曲文献的搜寻与研究,历来非常重视,但深憾于人材的匮乏。书荫学习勤奋,热爱专业,刻苦钻研,深得导师的
《回忆曹聚仁/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百年中国记忆·百年中国记忆》汇集了曹聚仁先生的生前友好、家人、同事等所写的回忆曹聚仁先生的文章,“也算是对这位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者的一点纪念吧”。
《姓解》三卷,邵思于景祐二年(1035年)写定的一本有关姓氏来源的谱系类著作,收录范围为历代功臣名士布在方册者,述录方式是次第书之,啓迪华源,恢张世胄(邵思自序)。该书按偏旁分类,共170部,共收2276个姓氏(与日藏北宋景祐本卷首题目下夹注所载2568个数字相异,《经籍访古志》有所载)。该书搜罗丰富,遍采经、史、子、
杨福家院士是中国杰出的核物理学家、著名教育家。他长期担任国内、国外知名大学的校长,开启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新模式,出版了多本关于中外高等教育的专著,包括《追求卓越》、《博雅教育》、《中国当代教育家文存——杨福家卷》以及《走近一流学府》等,对中国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问题有系统、深入的思考和积累。本书在宏阔的时代背景下,叙述杨先
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江苏无锡人。中国民间音乐家,享有世界声誉的音乐大师。他创作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已经成为人类音乐宝库中的不朽经典。 本书作者通过数年寻访,对十六位亲眼见证过当年阿炳生活的知情者,作了深入访谈。受访者中,有阿炳抚养过的非嫡亲孙女钟球娣,有1950年阿炳录音时的在场者黎松寿,有阿炳的邻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旗手。因为冲锋在前,目标显著,围绕着他的论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常有无意的误读或有意的曲解。本书不盲从现成的结论,不追随流行的观念,而以事实为依据,将传主的经历、行状、思想、作品都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思潮中加以考察,力图写出真实的鲁迅。鲁迅是顽强的战士,但并不是一个终日横眉冷对的无情者,他有自己的
五四以来,艺术不再是茶余饭后的娱乐消遣,为人生成为众多表演者的从艺追求,成为百年以来艺术舞台的浑厚底色。话剧、演唱,也因此时刻带着开启民智、改造社会的斗争内涵,以独立的艺术品格和崭新姿态屹立于中国艺坛。本书正是以此为线索,展现近代以来表演艺术家的忧国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