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子内篇》《肘后备急方》为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医药学家、炼丹术家和道教理论家葛洪的代表著作,对我国医药、炼丹、道教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但由于年代久远,文辞古奥,不便阅读,此次出版由葛洪研究会经深入细致的研究考证,并对此二书进行全面白话文翻译。全书分三大部分,一部分是《抱朴子内篇》的翻译:二部分是《肘后备急方》的翻
1本书是*****学部委员,中医“方证药证”学说临床家叶橘泉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叶橘泉临证实用方剂》由《临证实用方剂》、《中西医病名对照表》、《医学答问汇编》、《中国医药卫生常识》四个部分集结而成。作为“方证药证”学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叶橘泉先生认为“中医的主要特色是辨证论治,以及辨症求‘证’,论治施‘方’,方证相对,
本套丛书是以黄煌老师为首的经方团队及其经方爱好者在其博客上的讨论内容为主题的,并按时间顺序及专题进行归类整理而陆续出版。这是第五期,共分:我的经方医学、经方实验录、方药吟味、思考经方及经方的故事等五大板块,延续了第五期的实用性。
本书以现代医学对疾病的分类为纲目,系统整理了古代医籍中膏方应用的相关知识,包括内、外、妇、儿、伤科等六个部分,共计191类疾病。
·《汤头歌诀》为清代汪昂著作,书中选录常用方剂300余方,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归纳方剂组成、功效与主治。原著作者汪昂(1615-1694年),清代著名医学家,著有《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医方集解》《本草备要》《汤头歌决》等。本书对《汤头歌诀》书中生涩难懂的古文进行精心的编译,配药材实物图、珍贵金陵古图、逼真的彩
·《千金方》系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所著,是中国历史上*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对后世影响极大。现在我们将这部巨作以白话文翻译的形式重新呈现给读者,适应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同时在保留原著内容的前提下,以创新图解的表现形式解构《千金方》,其中既有中医理论图解又有重点方剂展示图,使文风不再单调乏味,
《草木生春》由《草药集成》和《仙方集成》两部分组成。《草药集成》收载青城山区产各类草药216种,其中参类8种,花12种,草40种,根24种,头9种,子12种,藤13种,叶6种,皮6种,龙虎6种,杂药79种。这些草药全系植物的枝叶花实根皮部分。不仅分布广泛、容易采集,而且疗效卓越、储量丰富,具有简便验效的优势。《草药集成
《古方校正·脉诀》由《古方校正》《脉决》两部青城山道医手稿合并而成。《古方校正》分为11个方面。一为处方释义,强调组方之道。二为身中八卦,说明人体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三列古法名方六十四法,剖析名方结构组成、功效治则和适应病症。四为伤寒口诀。五为六治之法(专、分、变、霸、王、终治)。六为外感条例。七为
本书囊括了72个经典中医方,如治疗老胃溃疡选黄芪建中汤,当归苦参汤内服外洗,治疗热毒皮肤病。这些中医方均来源于中医经典著作,如《伤寒论》《本草纲目》《千金方》《针灸大成》等等。古方今用,从根上防治突发的、经久难愈的疾病。
本书提供了60多种常见病症的调理膏方,包括内科、外科、男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等;还介绍了不同体质的膏方使用以及延年益寿、美容养颜、强身健体的特效膏方。对中医膏方的起源和发展、膏方的常用材料和制作方法、膏方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科学保存方法等也有介绍。本书所选取之膏方,取材简便,操作简单,容易上手,可供临床医师、基层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