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作者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自科学技术产生以来,人们关于科学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直存在争论,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理论界对高速发展的全球科技的反省需求呈现出愈来愈强烈的紧迫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真正有创见的科技思想,现实需要我们回到马克思科技批判思想的源头。批判性思维方式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特
本书精选了十讲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经典原著课程导读,包括《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共产党宣言》导读、《资本论》导读、《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导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列宁晚年著作导读、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四篇经典文献导读、《实践论》《矛盾论》导读、《新民主主义论》导读、《为人民服务》导读
文集分为三编,收入论文15篇。第一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话语体系”重点讨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和方法问题;第二编“左翼文艺研究”重点讨论了“同路人”和“革命人”等核心概念和话语体系以及左翼文艺研究最新进展;第三编“艺术人学与艺术人民性”重点讨论了艺术人民性、人民艺术家等核心概念和话语体系。
哲学是人类文化公共性的事业。“公共价值与美好生活”无疑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一以贯之的应有主题,是其从根本上区别与其他一切哲学形态的最深刻、最内在的特质。以新时代“公共价值与美好生活”为主题,将有:百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历程回溯、反思与展望,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公共性、公共价值、公共精神
本书分六大专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综合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本书收入的文献大都是马克思恩格斯遗著的手稿、提纲、笔记、书信和札记等,1924年开始出版。由俄共(布)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在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同时设立《马恩文库》编辑部进行整理出版,院长梁赞诺夫任主编。到1930年共出版了5卷。为了区别于后来出版的《马恩文库》,学界一般称5卷本为旧版《马恩文库》。1931年,马克
本书内容包括: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理论的三重向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特征及价值超越论析、居安思危: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持续的忧患意识、唯物辩证法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三维审析、伟大建党精神增强青年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中国共产党青年话语机制的百年探索经验及启示、论共青团百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变”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教学设计》是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发展研究生核心课程教学设计丛书之一,依托马工程教材《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内容设置和课程目标而定,旨在有效帮助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教师引导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这门课程,把教材内容更为有效地转化为教学内容和设计,从教学课程设计方面使学生
本书内容包括:向毛泽东学战略思维;向毛泽东学世界眼光;向毛泽东学哲学头脑;向毛泽东学调查研究;向毛泽东学读书学习、向毛泽东学政策策略、向毛泽东学工作方法、向毛泽东学统战艺术、向毛泽东学军事才能、向毛泽东学知人善任、向毛泽东学廉洁奉公、向毛泽东学百姓情怀、向毛泽东学写诗作文、向毛泽东学人格魅力。
著作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时代背景中,基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进行了生态思想的整体性解读,但又没有限于《1844年手稿》现有的逻辑次序,而是从人与自然的形而上学批评、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评、未来生态社会的建构三个维度进行了生态面向的解读与重构。在人与自然的形而上学批判维度,通过学术史探究的方式挖掘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