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关于童雋在1963年至1983年的部分记录。作为与杨廷宝、梁思成、刘敦桢并称为中国建筑师中的建筑四杰的童寯,大概是四人中*孤独的一位。多年以后,新一代年轻人只知道南京工学院中大院一楼阅览室里有一个老人,总是坐在某个固定的座位上。他称自己为钟。这个可能因为他像钟一样准时,在固定的位置一坐一天像座钟。 建筑四杰
《书海蛟龙业界麒麟叶书麟教授90寿辰贺文集》是为祝贺同济大学老教授叶书麟先生90寿辰而编撰的贺文集。 全书主要包括三部分: 叶老先生平生、工作环境和心路历程的简介; 好友、同行及弟子撰写的关于与先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接触中的点滴故事的文章; 叶老先生弟子的成就介绍。
经过了113年的历史积淀,中国农业大学形成了积累深厚、基础雄厚、传统优秀的坚实底色和较强优势。在113年的不断奋斗中,农大人传承了独特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内涵,形成了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追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具有农大特色和农大标识的内在气质。国家建设发展的每一步,都有众多中国农大人踏实苦干、砥砺拼搏的
《元嘉三大家研究》在元嘉三大家学术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认为谢灵运被劾的主要原因是谢灵运和刘宋王朝的矛盾,个中诱因是益州民变;谢灵运的《拟邺中集》基本上是模拟《邺中集》而成的,通过对谢灵运《拟邺中集》和《邺中集》全方位的比较和分析,可以肯定《拟邺中集》在艺术上确实超过了《邺中集》本身,并且蕴含了谢灵运自身的思想和情
《田青印象》:主要由四部分内容组成:其一为《序田青》,即他人为田青著述及传记所作的序,其中一部分已随原书编辑于《田青文集》各卷中,未收录的则集中编辑于此;其二为《读田青》,乃是他人对田青著作所写的书评;其三是《谈田青》,乃师友、学生对田青的记述、评论等;其四为《访田青》,是记者对田青的采访,所谈内容主要为非遗保护、原生
长达半个多世纪以来,新乡英模辈出,涌现出郑永和、吴金印、史来贺、刘志华、张荣锁、耿瑞先、裴春亮、范海涛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他们带领群众真抓实干,比学赶帮,不仅造福一方,也为后人留下了光辉典范,成为新乡宝贵的精神遗产,被誉为“新乡先进群体现象”。《初心来自新乡先进群体的报告》以纪实手法,对这一独特现象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和解
《万物天缘球迷罗西自传》系“中国球迷皇帝”罗西所写的个人自传。从他童年、少年的生活,一直记述到他走上球迷之路,引导众多球迷同甘苦共患难为足球事业倾注心血的整个历程。他在中国足球球迷眼中已成为图腾,成为标志,成为精神的偶像。
本书日文原版问世于1903年,距离日本明治维新和曾国藩去世只有短短的30余年,是贴近时代解读曾国藩的一部难得的传记作品。 本书作者是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知识界的代表人物。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他曾作为随军记者到过中国,对晚清做过深入的研究。阅读本书,读者可以看到曾国藩在日本近代知识界眼中的映像。 本书以二十多万字,提纲挈领、
《曾国藩与太平天国》是国内首次原版引进的由西方学者撰写的曾国藩传记。 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中国历史上农民革命的*,前后奋战14年,纵横8省,威震18省,*终在清政府和外国侵略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面对横扫大清的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白手起家创建湘军,于重重危难中摸索出治军之策、战阵之法,以其韬略智慧历时11
慈禧太后(1835-1908),晚清同治、光绪两朝的*决策者,她以垂帘听政、训政的名义统治中国四十七年。作为晚清中国实际的统治者,她双手沾满鲜血,也犯下许多大罪,她不是圣人,也不是十足的恶人,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革新派与守旧派争锋的晚清,慈禧以独特的政治手腕,制约两派,进行适当改革,她的某些决策对当时中国走向共和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