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五十余位上海籍国医大师、*名老中医、上海市名中医以及活跃在膏方门诊*线的中医师临床应用膏方经验和验案进行总结和梳理。每位医家按个人简介、临床经验、防治优势、医案精华四部分撰写。内容丰富实用,对临床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对中医药爱好者学习膏方提供参考。
中医学经过三千年不断发展,已积累奇效良方逾数十万首,其中膏、丹、丸、散、酊、油、锭、栓等类剂型的方(简称膏丹丸散)即占半数以上。由于这类方结构精炼,用法奇巧,具有简、便、验、廉的突出特点,因而受到历代医家病家的普遍欢迎和重视。这些医方各具特色,即便在同名方中,也因作者不同,时代不同而结构迥异,疗效迥殊,甚至还存在不少有
《知道合方:合方临床三十年得失录/中医师承学堂》主要分上、下篇进行讨论。上篇以“经典合方”为中心,分为桂枝汤类合方、麻黄汤类合方、柴胡汤类合方等十五章进行论述;下篇以合方与临床为主题,首先讨论了合方在内、外、妇、儿诸科中的应用,次则以“合方应用经验举隅”论述了作者合方应用三十年之心得。
本教材紧密围绕方药量效关系之核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研究方药剂量与疗效的关系、规律、影响因素,临床合理用量及用量安全等,探索方药剂量理论。意图揭开量效之秘,推动中医药进入“量化时代”,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作为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理解中医“量”之奥妙,指导学生关注处方用量的关键点,锻炼学生临床实践量效思维。
《颜正华中药歌诀白话解续》,自出版以来颇受读者欢迎,曾多次重印再版。本书体现了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毕生心得与用药经验。本次白话解读收选常用中药,由其弟子常章富教授执笔。《颜正华中药歌诀白话解读》,以赋体行文,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为初学中药者必读之书。书中不仅进行白话翻译,还凝聚了两代人对中药学的教学经验和临床用药经验。
《临证拾遗方》乃补《临证要方》之不足,共载方77首,分内科、外科、妇科、其他。其中内科方41首、外科方7首、妇科方22首、其他方7首。编写层次与《临证要方》基本相似,以供同道临床参阅之。
《删繁方》为南北朝谢士泰撰,中医药发展历程中一部删繁就简的方书。该书列十一卷,无卷名,附未分卷内容。范行准辑侠稿多据宋熙宁本改,间加范氏校按语,辑稿内容多有独到之处,学术价值很高。
《集验方》为北周姚僧垣撰,久夫,原始卷目已无从详考,该书对晋唐医学有较大影响。范行准辑夫稿收录十六卷,附未分卷。全书载方为主,兼有医论,收录七百余方(法),为我国历史上有一定学术地位的经验方书。
《范东阳方》为东晋范汪撰,早佚。全书以载方为主,间有少量医论。列九十五卷,附未分卷肉容。范行准辑佚稿本运用辑夫和校勘等方法,参考多部医籍,较全面地汇集了原书之方剂,并有序排列、校勘;为研究柬晋时期中医方剂的主治、组成、配伍等问题提供了便利。
《产宝》又名《经效产宝》,原书三卷,五十二篇,三百七十一方;强调妇女妊娠期以养胎保胎为主,治疗方面调理气血、补益脾肾为辅,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产科专着。原书早佚,本次整理影印范行准辑夫本,系范氏据《医方类聚》辑出。分三卷及绩篇,共收载方剂约三百五十首,基本接近原书序文中提到的三百七十一首方剂这一数字,可见《产宝》内容保存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