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从十三岁开始聆听粤语歌的个人记忆、情感体验。词曲两端,作者从歌词入手,运用详实、缜密的文本分析,为我们重新临摹了那个“我为(粤语)歌狂”的年代。
《21世纪新锐吟家诗词编年(第1辑)》收录了蔡世平、魏新河、高昌、段维、何永沂等五人近20余年创作的诗词作品,以编年的形式编订,集中展示了五位诗人的创作历程与创作实绩,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诗词在近年来的发展流变脉络以及多种形态。所选诗词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较高的思想性。
《咏西安诗词名篇精选》收录了从先秦到现代歌咏西安的诗词153首,采用诗、书、画合一的新颖体裁,展现了西安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渊源,是一部隽永的史诗集萃,是一道西安文化的盛宴,充分展示了西安诗歌之城诗意之都的魅力。
《纳兰词》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容若所著的词作合集,主题涉及爱情、友谊、风景等方面,不论是写景状物,还是咏史怀古,都伤感隽秀、含思蕴藉,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有着极高的地位和特殊的影响力 本书精选了纳兰词一百五十四首,对其词译、注解、评析,辅以五十七幅唯美古典画作,词画交相辉映,力求为读者完美呈现一代才子笔
李贺的诗,上承《楚辞》、《九歌》与南朝《乐府》传统,下继李白浪漫主义精神,被世人赞之为“骚之苗裔”,独具风格,他的诗想象奇特,题材信手拈来,可谓世间万种皆移天缩地入君怀。在整个诗歌史上,独辟蹊径,自成一家。
孔庆东主编的《千古诗词楹联(上下)/品读经典》讲述了:楹联是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它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
本书以作者的《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页》《猛虎集》《云游》四个诗集为底本,收录了《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偶然》等数十首著名诗歌,作品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意境优美,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令人读来回味无穷,心生向往。作者徐志摩是我国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
石厉在思想、人文学术领域虽然成就颇高,但他是一位地道的诗人,他在本质上是诗歌的。从少年时代开始,他就执于诗歌,他曾自叙他常常因为理论形态与诗歌形态的冲突而痛苦,并受这种痛苦的煎熬。石厉的诗歌似乎是痛苦与激情燃烧后的灰烬,有一种灰烬般的冷静与理性,保存了他的痛苦与激情的整个过程。石厉的诗歌总表现出一种让人不得不沉思的感动
西汉儒学大师韩婴解读《诗经》智慧---------------------这是一部独具国学气质的解读《诗经》作品。立足于西汉儒学大师太傅韩婴《韩诗外传》,解读《诗经》里蕴藏的千年智慧。《诗经》的每一首歌谣,都凝聚着先民对人生之道的深刻理解。重读《诗经》,你会发现,在它古老优雅的诗句里,不仅仅歌颂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
带一首诗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