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关注大学治理中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群体——学生及其组织,从学生组织参与大学治理的意愿、能力、机制和模式出发,研究制约着学生组织参与大学治理的问题,构建大学治理中学生组织参与模式。采用实地调研、实证分析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利用了文献归纳、统计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在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和政策背景的基础上,建立了
高校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的目标旨在促进少数民族人的发展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而实现综合改革目标的关键是培养适应并引领民族地区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校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综合改模式是构建寓民族地区地方院校(C1)和民族院校(C2)、部委所属综合性高校(U)、民族地区特色产业(I)及少数民族地区人
本书是依据教育部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立足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而编写的教材。 在编写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线,专注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规划、生活成长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前提下,自我规划,有目
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反映四川大学在党的领导下走过的光辉70年历程,四川大学档案馆从馆藏的70年档案中选择了一些代表性图片汇编成本画册,并增加了说明和注解。读者通过今夕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到70年来四川大学发生的重大变化,从而增强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东盟国家作为我国的重要邻国,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发展,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合作正在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在这一背景下,了解东盟国家的大学文化显得非常必要。本书在明晰大学文化的内涵及分类的基础上,选择东盟主要国家在QS世界大学排行榜及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比较靠前的或各国比较著名的
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政治经济学等相关理论视角和专业知识,以反思大学治理现代性问题为切入点,收集、整理和研读了北京理工大学“红色”文化资源的一手资料,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深入探讨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价值,尝试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回应解决当前困扰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层面的难题,为今后我国大学文化
高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是多渠道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创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如果高校只是顺应政府号召建立创业基地,并没有真正从实际情况出发来运营管理,那么创业基地就只是一个空亮,它的建立就没有实际意义。本书通过对高校创业基地的运营管理进行研究,提出符合大学生创业和就业需求的创业基地管理对策,以期从建立高校创业孵
1977年,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不再搞群众推荐。国务院随后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考试制度。《人民日报》头条刊发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向社会公布了恢复
本书提供了形象设计和形体训练的科学理念和有效方法。形象设计方面介绍了青年形象设计的概念、原理、步骤、技巧、色彩知识、风格表现、化妆设计及技法、发型设计及选择、服装穿着及表现风格、形体美学及形体塑造等内容。形体塑造方面对基本姿态训练、形体素质训练、形体动作协调训练以及芭蕾、瑜伽、普拉提等时尚形体训练方法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
本书是《高校教师应该知道的120个教学问题》(书号16270)的修订第二版。本书将国际上先进的高校教学经验整理成120个教学问题,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富有成效的教学实践,提供了一系列的实施方法和操作技巧,从高校教师须知的教学基本常识、教学活动的准备、教学的系统化过程、如何面对不同形式的课堂以及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为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