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文化史中,通过贸易到日本的“舶来品”——“唐物”,占据着8世纪至近世日本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位置。从正仓院的王朝宝物、《枕草子》《源氏物语》中的宫廷*侈品、武士时代的舶载品,到江户时代市井嗜尚的唐物屋,本书细致还原文献及传世美术品中的唐物世界,追溯往世唐物的繁华与盛世,分析日本文化中的汉文化与外来因子,
本书叙述了印度的独立运动的历程。1.紧扣2011年3月*关于学点历史的讲话,丛书名定位为“学点世界历史”,力争有影响人物题字题词或作序。2.世界历史丛书共36册,选取了世界古代到世界现代历史进程中所发生的重大的标志性事件,集世界历史中的重大专题于一体,地域上包括欧、美、亚、非几个大洲。这36卷本之间既互有联系,又可独立
《菊与刀》*初是作为一份研究报告呈现的。1944年,作者受美国政府所托,完成一项旨在认清日本民族的课题,并以 之为二战后改造日本国家的指导。作者利用自己敏锐的洞察力,通过对日本影视、日本人访谈等材料的分析, 用菊与刀对复杂而又矛盾的日本人文化及心理进行了解读清新优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锋利决绝的刀是武 士道文化
《倒叙日本史02:幕末·江户》包括两部分内容。《幕末:危机孕育的举国一致》倒叙以王政复古为终点的幕末史,从王政复古开始,追溯第二次征讨长州、樱田门外之变、佩里来航,见证了在这些转折时刻德川幕府逐步丧失权力和武威的过程,意在说明正是因为幕末时期人们对西洋都具有危机意识,认为有必要将近似联邦国家的日本整合为统
《亚洲概念史研究(第4卷)》为学术杂志《亚洲概念史研究》的第四卷,承袭前三卷的学术脉络,以“基本概念”“国族”“文本”三部分继续推动亚洲概念史的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自1981年建设所以来,一直致力于日本研究,成果丰硕。适逢2018年是《中日友好和平条约》签署四十周年,日本研究所计划将1981年至今发表在《世界知识》杂志的文章集结成册,以呈现中国的日本研究脉络。按时间段做成三册书,《风云际会话扶桑三: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世界知识>刊文荟萃》为第三本,收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自1981年建设所以来,一直致力于日本研究,成果丰硕。适逢2018年是《中日友好和平条约》签署四十周年,日本研究所计划将1981年至今发表在《世界知识》杂志的文章集结成册,以呈现中国的日本研究脉络。按时间段做成三本书,此为一本书《风云际会话扶桑(1)》,收录1981—1997年日本研究所在《世界
本书在介绍越南的地理环境和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基础上,引申出越南文化的形成及其所具有的独特的内涵与特点,逐一介绍了越南的族群人口、历史传承、宗教信仰、历法节庆民俗、衣食住、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医药、出版、传媒、文化遗产等,客观地理清越南历史文化的脉络和一些基本问题,准确地归纳出越南文化的特点,并对越南文化的发
本期书稿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国别和区域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特性及开展人文交流可行性研究,主要文章包括《“一带一路“—沙特文化特性及开展人文交流可行性研究》、《“一带一路“——卡塔尔文化特性及开展人文交流可行性研究》、《“一带一路“——阿联酋文化特性及开展人文交流可行性研究》、《中东乱局背景下“一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