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稿是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课题(项目批准号:15FZS016),以李大钊等人译编的《<支那分割之运命>驳议》为研究对象,以其中的人名、事件、团体、思潮、报刊以及地名为切入点,通过文本比对、文献分析、语际转换等研究方法,对该书作细致的注释与考证。同时,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支那分割之运命》及李大钊等
本书由四川外国语大学金砖国家研究院组织相关研究人员撰写,侧重于反映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金砖国家国别与合作研究的成果,特别是以金砖国家国别人文状况和金砖国家人文交流合作为重点,大致从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学术动态等方面展示国内外金砖国家研究,尤其是人文交流研究的相关成果。
本书在分析中国公共外交理念、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梳理了中国公共外交兴起和发展的历程,重点探讨了中国媒体公共外交、战略沟通公共外交和文化公共外交的运行模式与实践,并从目标、主体、渠道、路径建设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公共外交的运行机制。中国公共外交发端于中国在革命战争时期的对外宣传,伴随着新民外交实践逐渐形成和发展。在以和合思想为
冷战结束30年,武装冲突依然威胁非洲之角区域的和平与稳定,并造成海盗出没、恐怖主义和极端组织滋生、难民无家可归等一系列区域热点问题。非洲之角国家武装冲突解决和冲突管理能力面临重大挑战。国家治理能力与反政府武装、边界争端和分离主义、自然资源与环境、冲突成本与武器流通、民族矛盾与族群冲突、政治伊斯兰与极端思想等政治、经济、
世界本一体,人类同起源。针对世界怎么啦、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胸怀天下、心系人民,饱含古今中外之情感,汲取东西南北之智慧,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新型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本书以宽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深厚的文化,从时间、空间、自身三个维度,对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何构
中国中东欧研究院非营利有限责任公司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7年4月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注册成立,是中国在欧洲首家独立注册的新型智库。中国-中东欧研究院坚持务实合作的原则,稳步而积极地寻求与中东欧国家智库合作,并以匈牙利为依托,在中东欧乃至欧洲开展实地调研、合作研究、联合出版、人员培训、系列讲座等学术和科研活动。 匈牙
本书作者素里耶是一位优秀的老挝青年学者,也是老中人文交流成果的典范。多年来,她一直积极参与老中友好交流事业,并在中国完成学业后回到老挝参与国家发展建设。在本书中,素里耶结合大量的事例分析了东盟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东盟这一区域性组织应在内部构建互信,外部与其他国家和组织机构建立合作机制,从而实现互利共赢,
本书以中国开展援外工作70多年来,具有典型代表的援外项目为主线,以纪实的笔触,全景式再现中国援外工作的发展变化和取得的成绩,通过援建背后大量鲜为人知、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实实在在的数据对比,受援国民众生存环境、经济结构、精神面貌的变化,无可辩驳地回应了国内外长期以来对我国援外工作的质疑、诋毁和抹黑。
本书收录俞邃近八年来研究撰写的百余篇国际问题学论、策论、杂篇等,综述国际形势、中国外交,内容涉及世界历史事件、世界格局、地区热点、中美俄关系、国际关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外交及回忆录、演讲、访谈、书评等,共六部分。本书对重大历史现象和现实问题做出精当概括与合理解释,总结一些重大国际理论问题并提出新颖见解,对中国
鉴于目前中东的紧张局势,美国国际关系专家弗瑞特夫妇撰写了本书,写出了他们认为的设身处地并且客观的记录,包括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如何看待自己以及自身在世界的位置、如何为保卫自己的利益而行动,以及在伊朗人民中建构合法性。他们也解构了包围着伊朗的迷思,阐明了这一个迷思的诱导力及其错误,并且指出一些个人、组织和非正式网络对美国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