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楷名碑名帖导临——北魏郑道昭论经书诗
正楷名碑名帖导临——北魏高道悦墓志铭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唐代著名书法家。玄宗开元进士,迁殿中侍御史,出任平原(今山东德州)太守,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颜真卿为十七郡盟主率兵抗贼立功,遂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人称“颜鲁公”。后李希烈叛乱,他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劝谕
双鹤铭——颜体楷书习字帖
《汉语工具书系列:常用汉字钢笔书法三体字典》收录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的通用字7000字。《汉语工具书系列:常用汉字钢笔书法三体字典》对所收字按楷书、行书、草书子体对照书写。《汉语工具书系列:常用汉字钢笔书法三体字典》所收字的字形结构、笔画数和笔
《大学书法教材:大学篆刻创作教程》主要内容包括:玺印史前史、对战国玺印与秦代玺印的一点考察、印学史上的一座高峰——汉印、式微期:魏晋南北朝的玺印、唐宋官私印及有关问题研究、审美自觉——元代的创作实践与理论、明代篆刻的兴盛与批评框架的建立、多元化格局——关于清代印坛、民国篆刻艺术简析等。
王铎(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十樵、石樵、痴庵、东皋长、痴庵道人、烟潭渔叟、雪塘渔隐、痴仙道人、兰台外史、雪山道人、二室山人、白雪道人、云岩漫士等。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明天启二年(1622),三十岁的王铎举进士及第,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少詹
智永,陈、隋间僧人,名法极,俗姓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为王羲之七世孙,王羲之第五子徽之之后。善书法,尤工草书。常居山阴永欣寺,闭门习书三十年,人称“永禅师”。智永学书,初从萧子云(487—549),后以先祖二王为宗,妙传家法,精力过人,隋唐间工书者鲜不临学。智果、辨才、虞世南皆智永书法高足。 智永书法流传甚广。相
《碑帖导临:孙过庭书谱》选取古代具有代表性的行、草书法帖,采用高科技新数码还原专利技术,进行放大处理,放大而不失真。并有简体释文,供临学者和书法教学工作者作教学辅导和参考,对于书法教学工作者和具有一定基础的书法爱好者及初学者研习都不失为一本好书。对于书法教学工怍者而言,由于原帖字普遍较小,对各种笔法和结构往往不太容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徵明,中年更字徵仲,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斋名“停云馆”。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他幼习经籍诗文,喜爱书画。少时即享才名,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文徵明书法初师李应桢,后学宋元,又上溯晋、唐,博取精华,为集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