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来信》是一部关于植物的散文集,部分篇章在《天涯》《钟山》等杂志发表,作者为江苏青年作家张羊羊。全书选取了56种日常生活种常见的植物,诸如青菜、韭菜、燕笋、莴苣、汉菜、霞菜、马兰、萝卜、茄子、茨菰等,作者以细腻的文笔为读者再现了一个富有生活气息、诗意空间、本真之心的植物世界。在作者对植物的书写中,植物本身的习性特点
《三平斋践悟录》是作者继《三平斋夜语》系列、《三平斋省思录》、《三平斋读书录》之后推出的又一部清言小品集。所谓“清言”,是“以清词雅言表达提纯了的思想”的小品,俗称箴言体散文集,是一种格言式、随笔式的文学,盛行于晚明清初。本书分为“求索”“良知”“事功”“涵养”“赏鉴”五部分,形式上仿照明清清言的体例和形制,内容上借明
《黔滇道上》完整收录著名中国艺术史学者、民族学学者李霖灿先生在30年代中后期对黔滇地区考察所著述的文章与手绘写生。在本书中,编者李在中先生进行了精心编排,将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940年由《大公报》在香港出版的《黔滇道上》原文,第二个部分加入了李霖灿由贵阳步行到昆明的日记,这是当年书写本书的原始素材,与书的内容相
《白银时代的星空》是俄国文学研究专家刘文飞关于“白银时代”诗歌、文学和文化的学术随笔集。全书分为四个篇章,第一部分是对白银时代三个主要诗歌流派:俄国象征诗派、阿克梅诗派和俄国未来诗派的整体介绍;第二部分重点讲述了白银时代几位主要诗人:古米廖夫、曼德尔施塔姆、马雅可夫斯基、帕斯捷尔纳克、茨维塔耶娃;第三部分是关于白银时代
本书为许渊冲先生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求学期间(1938-1943)所写的日记,记述了他早年从师问道、读书交友乃至思想成长的轨迹,也是唯一公开发表的西南联大学生日记,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 日记内容详实丰富,涉及上课考试、读书思考、从军、交友恋爱等诸多方面,以及与朱自清、闻一多、冯友兰、钱锺书、吴宓、杨振宁等师长同窗的交往
旅行的方式有多种,或逐波踏浪,或翻山越岭,而本书作者的旅行,只为在时间长河里聆听来自远古的声音,只为赶赴一场与古人迟到的相会。一篇篇感性的文字,一幅幅优美的照片,一张张生动的手绘图,展示给我们的是作者对悠悠时光的着迷。时光连接起了史前山川和二十一世纪的户外旅行家,时光连接起了古代建筑师和一千年后的到访者。新安江、洛阳桥
我国共产主义革命先辈方志敏同志1935年1月29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抓捕后被囚于南昌国民党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在押期间他写下了大量的文章,本书收录了其中的11篇文章。其中尤以《可爱的中国》发人深省、催人奋进,让几十年以后的我们读罢依然义愤填膺、热血沸腾,方志敏烈士的拳拳爱国心赫然眼前。故本书以此篇名作书名。在《我从事
《惜别》是止庵在母亲故去三年后,追忆往昔的至情之作,也是他遍览中外典籍,直视生死的哲思之作。此次经精心修订,增补部分内容。母亲的手泽与作者的追忆交替串联起母亲生前的一个个细节:端午节五芳斋肉粽的滋味,古稀之年初当模特的喜悦,病中阅读的几百本推理小说,以及ZUI后一个春节里的烟花……字里行间浸透了一位平凡母亲对生命的热爱
作为英语世界第一部综述中国古代游记文学史的专著,本书介绍了上迄魏晋南北朝下至晚明的众多经典游记作家及其作品。通过对作品的细腻解读,结合各时代社会文化风潮变迁,作者何瞻勾勒了游记文学的体裁演变,并在此过程中讨论游记作家与读者观众、文学环境和社会文化机构之间的微妙互动。中国古代游记文学数量众多,写作风格多样,其写作目的又因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作家从东北成长到定居南国,由懵懂少年到资深大夫,其间风风雨雨数十年,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娓娓道来,无不令人动容。特别是东北黑土地的肥沃丰厚与赣南红土地的坚毅不屈,两种截然不同的自然风光、世俗风情与地域文化,交相辉映,在作家脑海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一缕情思化作优美而动人的文字,特别是赣南独特的老街、古巷、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