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载了卡披木、宝乐果、瓜尤茶等100种厄瓜多尔亚马孙流域常用药用植物,每个品种独立成章,每章由植物基源与形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应用等4个部分组成。在植物来源部分,主要介绍了各药用植物的基源、别名、分布及其形态等情况,并附有每种药用植物的照片;在化学成分部分,列出了每种植物中已分离鉴定的化学成分的中英文名称,并绘
本实训教程为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高水平高职教材建设高等职业教育药学类专业实训系列教材之一。主要内容按关联性分为四个模块,每个模块项目化,以任务驱动。模块一主要介绍实验实训规则、安全要求和急救常识。模块二重点介绍常见的提取、分离技术和设备,并融入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模块三选择临床常见代表中药,进行各类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
本书以临床各科疾病为纲,从膏方制作方法、名家运用心得、各科验案等角度,介绍了膏方的制备及名老中医临床运用膏方治病的经验体会。书中精选了国医大师、全国各地医家等治疗常见病的膏方处方与验案。
本书是陈熠从医50余年临证及用药经验总结。陈熠为上海市名中医,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作者参阅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参阅了大量中医文献,并结合临床50余年临床用药经验,从同名异产(采)、同物异取、同药异制、同治异效四个方面,采用比较法对334味药物进行研究,厘清了中药产地、采收、炮制与功效应用的关
本书围绕敦煌吐鲁番出土本草文献展开研究,对敦煌吐鲁番本草文献进行分类整理。本书共分为敦煌吐鲁番出土本草写本概说、敦煌吐鲁番出土本草写本俗字研究、敦煌吐鲁番出土本草写本抄写研究、敦煌吐鲁番出土本草写本朱墨杂书研究、敦煌吐鲁番出土本草写本与七情表研究五章。本书为敦煌吐鲁番本草文献文本研究,提供更为精确的版本依据;本书在研究
中药的发现与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医用以防治疾病、养生康复与保健的主要工具,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的健康长寿做出来不可磨灭的贡献。中药不仅具有天然产物的自然属性,更具有特定的内涵、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中国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全书共21章,依据新版《中药学》教材,
本书共收入具有理湿作用的常用中药190种,按照燥湿药、利湿药、化湿药、祛风湿药及敛湿药分类。每种中药按照传统应用、临床研究、药理研究、本草文献摘述分别进行论述,在传统应用部分,除了列举该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简便验方外,还在“方剂举例”栏下选取经典名方或当代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方剂进行介绍;在“类药
这套《本草纲目》手绘图鉴丛书以现代读者的阅读需求为出发点,对典籍原文进行精心遴选,从浩如烟海的《本草纲目》中甄选出六大核心类别芊草与奇珍、繁花与果实、蔬菜与稻谷、乔木与灌木、猛兽与家禽、鱼贝与珍灵,构建起系统而清晰的知识框架。全书突破性地融入350余幅精美手绘插图,以艺术化的笔触全景式呈现本草条目的生动形态,让古籍中的
本书共5章,从经方的历史入手,介绍了经方的历史渊源、发展和应用。同时,对风湿病的病因病机、经典经方在风湿病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古方今用 穿越时空的中医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