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首先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中与知识产权保护和对外贸易相关的基础理论为逻辑起点。其次,定义知识产权保护和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然后,梳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不同时期的作用与关系。进而从理论上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响机制,分别从知识产权保护对外贸结构、外贸效益、外贸竞争力
本书综合运用了经济地理学、演化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博弈论、农业供给理论等学科理论成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在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借助多个分析指标厘清了我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竞争与互补关系。构建了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我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并提出了可行性对策。
本书以2021—2022年中外关税制度方面的变化为对象,分8个模块整理资料并加以评述。主要包括:中国海关法律规范及关税政策的变化、境外关税政策的变化、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变化、商品归类与原产地规则的变化、关税谈判与自贸区发展、中国对进口产品贸易救济措施的变化、境外对华出口产品的贸易摩擦、世界贸易组织争端等内容。
本教材对接《报关员国家职业标准(试行)》中助理报关师的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加入了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不同信用等级企业的海关管理原则和措施、两步申报通关作业程序、金关工程(二期)加工贸易管理系统操作、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商品报关操作、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录入规范等岗位技能新内容,按照职业教育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念进行
本书对近年来的中国参与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谈判中涉及自贸协定的区域服务贸易规则及相关承诺约束评估分析的著作。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以及研究思路方法。该部分大体叙述了中国参与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特点,并对中国参与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谈判中所面临的问题展开针对性研究,相关结论对决策有参考意
《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2024》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本年鉴收录了2023年中国国内消费品市场、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国际收支、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投资与经济合作和国内旅游的主要统计数据,以及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一些重要历史年份的相关统计数据。本年鉴正文内容分
本书收录新加坡杨松年教授私人收藏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200余封与生意伙伴商业贸易往来的商业信函,主要包括中国、马来亚等。这些信函属于广义的侨批,作为民间文书形态的世界文化遗产,2013年被联合国列入人类记忆遗产名录。本书致力于对这些信件做整理、注释和华侨华人移民史、交通史、邮政史和商业史的初步研究。从一家200多封商
全书共三章。第一章介绍全球主流社交媒体在商务活动和销售活动中的应用现状以及企业采用社交媒体的目的,指出了社交媒体在当今商务活动中的重要性及本研究的意义。第二章文献综述。厘清了socialmediauseinsales(SMU)定义的内涵及外延,梳理了SMU影响因素及结果。回顾了销售人员绩效、适应性销售行为、顾客定位能力
本书呈现2021年技术性贸易措施及其对福建省出口影响调查情况。第一章为技术性贸易措施。主要对WTO成员2021年通报的TBT措施和SPS措施进行汇总分析;对2021年共建“一带一路”贸易市场(按福建省出口额排名前二十)、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以外的贸易市场(按福建省出口额排名前十)、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北,共计49
充足的农产品供给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中国农业产业站上改革的“十字路口”。本书以玉米为例,通过定性分析、定量评估,研究农业政策改革对农业产业、相应下游加工产业以及整个中国经济的影响。一共分为七章,分别对价格政策、临时收储政策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通过建立一般均衡模型对现行和可能的施行的国际贸